第115章 月泉星河(三) 对,我就是憨的,婉婉……(第2/3页)

不多时天清观的曹真人并几个青衣道人便从里面走了出来。

杨伦一直不屑这些人,索性侧身不看,避了礼。

接着钦天监监正葛玉成也揣着手走了出来,杨伦唤住他道:“这几日的沙霾,陛下今日可有垂询。

葛玉成看着曹真人的背影,忍不住摇头叹了一声,“我也只把灵台的事题本呈上去了,去年这个时候,钦天监听大雷,我也是呈的事题本,不能多说什么,毕竟我等言力有限,只得观看天,不得通天。”

他说着朝前一扬下巴,“陛下最后还是要信天言的,不过,我将在里面听了一耳,曹真人奏的也不是坏事。”

正说着,胡襄在地罩前道:“杨大人,陛下召问。”

杨伦与葛玉成相互辞礼,直身走进内殿。

贞宁帝靠坐在御榻上,易琅独自侍立在旁。

杨伦撩袍行君臣礼,贞宁帝连手也懒怠抬,嗡声说了一句:“立吧。”

杨伦站起身,又朝易琅行过礼。

贞宁帝道:“白尚书还未到吗?”

李秉笔凑近回道:“已经去传召了,只是这路上怕是不好行,大人脚程慢了些。”

贞宁帝咳叹了一声,“下月是太后的千秋,朕有意跟你们议一议‘大赦’的事,朕登基以来,还没行过大赦,今日曹真人跟朕提了一句,朕念太后慈范,也觉得该行降一回仁德。”

杨伦听了这话,便明白了葛玉成那句:“曹真人奏的也不是坏事。”是什么意思。

忙跪身道:“陛下仁义,与上苍同德。”

贞宁帝道:“具体的等白尚书到了再详议,朕如今要跟你议另外一件事。”

他说着扶着易琅的手坐直身,“青天观云崖殿垮塌,朕心内着实不安,不过,那是朕年轻时积的功德,并未归在内廷,朕想趁着此次翻建,将它收归大内,你领户部与工部一道议一议。”

杨伦道:“此事臣已与工部议过,云崖殿规模并不算大,所耗资费也不多,但工部……”

他说着刻意顿了顿。

贞宁帝睁眼道:“他们不敢荐人对吧。”

“是。”

杨伦抬起头,“云崖殿当年乃张展春所建,独柱撑殿,其营造之法,如今所识之人并不多。”

贞宁帝沉默了一阵,忽道:“邓瑛什么时候斩。”

杨伦禀道:“秋后处决。”

贞宁帝捏着手串沉默了一阵。

杨伦与易琅对视了一眼,都没有出声。

殿内沉寂,只有炉烟流泻,又过了半晌,贞宁帝忽连嗽了几声,挡下易琅递上的茶盏,哑声道:“给张洛传旨,让他明日把邓瑛带进宫来,朕见见他。”

——

次日,邓瑛被北镇抚司带入了皇城。

养心殿内,何怡贤并司礼监的几位秉笔都侍立在御榻旁,邓瑛被张洛亲自带入殿内,于御榻前跪下。

贞宁帝低头看着他,对何怡贤道:“你们也看看下场。”

何怡贤等人闻话皆跪道:“奴婢等必慎思己行。”

贞宁帝抬手示意他们起来,垂手唤道:“邓瑛。”

邓瑛将手按在地上,伏身应道:“奴婢在。”

贞宁帝咳了几声,哑声对何怡贤道:“朕喉痛难言,你替朕跟他说吧……”

何怡贤躬身应“是。”撩袍行至邓瑛面前,低头正声道:“邓瑛,原本你不在太后千秋的大赦之内,但主子对你开了天恩,降斩刑为八十杖,除官职,流南京行营为奴。”

邓瑛听完下拜谢道:“奴婢愧受陛下隆恩。”

贞宁帝道:“张展春与你提过云崖殿的营造法吗?”

邓瑛道:“奴婢曾看过老师的手记,老师归乡将手记带走了,奴婢如今尚能记起七八分。”

贞宁帝点了点头。

“既如此,此刑待青天观云崖殿修缮完工后再行,邓瑛,这是朕第二次赦你,若云崖殿工程顺遂,朕还可以对你加恩免罪,若有纰漏,你则罪加一等,朕会对你处以极刑。”

“奴婢涕零,叩谢天恩。”

他说完伏身再拜。

贞宁帝看了一眼他的脊背,又问了一句:“身子如何。”

邓瑛应道:“尚可支撑。”

贞宁帝道:“朕准你养几日。”

说完对张洛道:“先带回去吧。”

不日,贞宁年间的第一道大赦令颁传天下。

镇抚司诏狱中,狱卒卸掉了邓瑛手脚上的刑具,将一件新衫递给他。

邓瑛脱下囚衣,抖开新衫,第一眼便在针脚上看出了杨婉的工夫。他捏着衣袖忽然有些恍惚。一晃大半年,诏狱中分不出寒暑,他一直不敢太想念杨婉,唯恐时间因此而变得更加漫长。

狱卒带他走出诏狱的正门。

昨日下了一场雨,黄霾将平,满城叶落,道旁的枯叶混着尘沙沾粘在地上。

“嘿。”

身后忽然传来清脆的一声。

邓瑛怔了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