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开宗立派这件小事(第3/4页)

方华吟看得出不了声,她十几年前就知道师父很强,但从来没想过他能强到如此程度,搬山移岳一言之中,简直是行走于人间的仙神!

何暮亦是看得失神,喃喃自语:“一言可为天下法。”

孟奇收回赶山鞭,左手轻点虚空,古庙顿生变化,石砖重组,山门再立,成为了一座不大的道观。

“本门源自昆仑山玉虚宫。”孟奇回头看向两位弟子,“日后此地便为昆仑山,此观便为玉虚宫。”

“昆仑山玉虚宫……”何暮和方华吟重复着一个名字,突地反应过来,齐声道,“师父,这就开宗立派了?”

听起来像是承失落道统,重新开宗立派!

“对,开宗立派这种小事不必大张旗鼓,该知道的自会知道。”孟奇不甚在意道,然后脸色一正,“且随为师拜本门开派祖师,本门由他亲手建立,核心武道皆由他所创。”

说话时,古佛雕像蠕动改变,不像石头,倒似泥土。

开派祖师?何暮和方华吟收敛心情,充满敬意,面朝雕像,准备跟随师父行礼。

不提祖师的身份,能自开一派的强人都值得尊敬!

雕像化作了一位道人,似老似少似中年,威严尊贵,浩瀚古朴。

孟奇庄重行礼,口中有声:

“拜开派祖师元始天尊。”

何暮与方华吟齐齐躬身,但当即僵立在那里。

开派祖师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

只存在于神话里,道门供奉的三清之首,开辟了诸天万界的元始天尊?

本门由他亲手建立?

他们有种在听神话故事的感觉,充满了不真实的意味。

当今天下,道门多以三清为尊,但号称三清之一为开派祖师的,自上古以来,都未曾有过,顶多说是他们的道统相关!

比如纯阳宗能与道德天尊扯上关系,但从不敢言开派祖师是太上老君,比如万象门开派祖师是万象仙尊,而非灵宝天尊。

但师父说得言辞凿凿,似乎真有其事——他们可不敢怀疑自家师父撒谎!

又觉震惊又觉荒谬又觉欣喜的情绪里,他们拜完开派祖师,又跟着师父遥拜派外师祖玄悲神僧。

简单的两次行礼后,孟奇转过身,盘腿坐于元始天尊雕像之下,气息幽深混沌,与雕像交相辉映。

他看着何暮与方华吟道:“昆仑玉虚宫便算重新建立了,你们二人为嫡传弟子。”

何暮、方华吟再次叩拜于地,见过师父,然后聆听师尊的教导。

“本门没什么繁文缛节,只有几条戒律,第一,不得欺师灭祖,第二,不得为非作歹,第三……”孟奇简单说了七条戒律,然后脸色一正,“日后你们若行差踏错,祸害一方,休怪为师清理门户。”

“弟子必将戒律牢记于心。”何暮和方华吟赶紧回答。

孟奇微微点头:“本门核心功法是‘元始金章’和‘八九玄功’,前者有元始九印,分为无极、道一、开天……后者善避灾劫,变化多端,肉身成圣,力大无穷……”

他大致介绍了一番昆仑玉虚宫的核心传承,听得何暮与方华吟眼泛迷光,向往不已。

说完这些,他将目光移到何暮身上:“玄关无悔,你已内外交汇,成就外景,没办法再转修这两门神功。”

在何暮神色一黯之际,孟奇继续说道:“但为师参悟过截天七剑总纲,有所领悟,创出了相应武道,而截天七剑能由绝大多数功法升华而来,就像如来神掌与佛门诸法的关系一样,所以,你能往这方面发展。”

何暮又惊又喜,黯然尽去,当即叩头:“多谢师父!”

孟奇屈指一弹,自身领悟的那部分武道化作流光,钻入了何暮眉心。

“你还处在天人合一境界,‘元始金章’与‘八九玄功’又都以包容著称,你可选择一门主修,缓慢调整内天地。”孟奇望向方华吟。

选择太多太好是苦恼之事,方华吟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神色变幻了好几次才道:“弟子想学‘元始金章’。”

孟奇再次屈指,弹出了“元始金章”开窍篇所化流光,然后对两人道:“不管是不是主修,‘元始九印’你们都能感悟,从中得到收获,但目前暂时不用,等升华或调整内天地完毕再慢慢来。”

“‘元始九印’当中,‘道一印’你们没法修炼,翻天、阴阳、戊己和虚空的真意传承也不在为师手上,只能书写秘籍,剩下的无极、开天、四象和元心,你们到时候尽可感悟。”

交代完这些事情,孟奇道:“你们有什么想问的?”

何暮皱眉道:“师父,目前玉虚宫就我们三人?不广收弟子?”

这样的门派未免也太单薄了!

“不用,本门长辈还有一些,而收徒不定规矩,全看自己意愿,没必要非得大张旗鼓招收,每代有几名传人能行走江湖便可,就像兰柯寺。”孟奇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