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3页)

竹固山上都是山匪,而方留想考取的功名在朝堂,两者之间,分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葛翁说到这里,也是语锋一转,他看向谢容与:“我观阁下风姿,不该只是个寻常京里人,而是朝堂中人吧?”

谢容与没吭声。

葛翁继续道:“那么我有一问请教阁下。成为士子,金榜题名,是否是天下读书人最向往的事,若名字被写在杏榜之上,是否就意味着他们从此可以平步青云,仕途鹏程?”

谢容与道:“鹏程不至于,但朝廷取仕择官,除了政绩,第一看的就是功名,而今朝堂重臣,除了世家宗室,几乎全是进士出身。前辈说金榜题名乃天下读书人最向往之事,此言不虚。”

一朝及第,天下皆知。

当年谢桢高中状元,微雪凭栏醉作一词,天下雅士争相传抄,乘车自朱雀巷过,男女老少循马竞看,掷果盈车。

葛翁道:“那么我再问阁下,登洗襟台,比之金榜题名又如何呢?”

这问一出,周遭所有人再次怔住了。

石洞静谧,只有火光焚烈灼灼。

良久,谢容与才开口道:“洗襟台的修筑,是为了纪念在沧浪江投河的士子,在长渡河牺牲的将士,其意义非凡重大,是以当年先帝下令在各地遴选登台士子,无一不是文才出众、品性高洁,这……于他们而言,当是无上荣光,甚至……”

甚至连金榜题名都有所不能及。

科举三年一回,时而朝廷还会开恩科,今次不第,来年还能再考。

可是登洗襟台,大周开朝以来,乃或是千百年间,只有这么一回,能被选中登台的士子,他们的名字将被载入史册,传承万年。

“这就是了。”葛翁道,“这个方留,屡试不第,也许他以后还有机会,可蒋万谦等不起啊。一个秀才做官,做官能做到什么地步?可是,如果这个秀才,是一个登过洗襟台的秀才呢?是一个被朝廷遴选,与众多天子骄子一起登过台,名声昭昭的秀才呢?所以——将万谦,他就来了竹固山。”

葛翁盯着众人,声音幽幽的,“他跟耿常做了笔交易,他给了耿常一笔银子,耿常呢,许诺他在洗襟台建成之日,让方留,这个文才平平的秀才,登上洗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