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召见(第3/6页)

但出乎意料,赵官家居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非要细细来说的话,却也有几分释然之意,实际上赵玖此时忽然有了一种莫名的,和开战前那一阵子相似的微妙心态,并且想起了开战前时他自己的那个想法——大浪扑天,泥沙俱下。

天气依然寒冷,而空气凝固了半刻钟后,赵玖方才面无表情开口询问:“如此说来,岳飞跟王彦、马皋并无攻讦对立之事了?”

“没有。”杜岩就在地上回答。“王彦和岳飞虽然私下连交谈都不交谈,但三人在军务上并没有误事,臣在发现臣、臣父这件事之前,牛皋、李宝抵达之后,还与三将以及鄢陵守将郦琼一起筹划,共劝我父出兵……”

杨沂中将注意力近乎于奇怪的集中到了赵官家身上,因为赵玖此时居然还是没有表情变化,比起杜充通敌,这件事情似乎更让他莫名心慌。

赵玖点了点头,复又再问:“你从哪条路来的?可曾遇见金军?走了多久”

“臣不敢从北路走,乃是从蔡州绕道,走西平,过中阳山,从青台过堵水石桥回南阳的……这是昔日耶律马五急袭汝阳的路……沿途未见金军。至于,花费时日……”杜岩明显想了一下。“乃是见到臣父上奏南阳,说三将相互攻讦,三军不稳之后决意动身的,具体时间,臣未曾计量!”

“也就是两日半了。”赵玖一声叹气。“你不要回住处了,我让杨统制马上给你寻个僻静住处,等到此事了结,朕便安排你去巴蜀做个知县……”

不知道是不是意识到了什么,杜岩忽然带了哭腔:“谢过官家恩典……臣父……臣父……”

“下去吧!”赵玖难得一叹。

杜岩心如刀绞,却是叩首随杨沂中而去。

片刻之后,眼见着杨沂中与杜岩离去,赵官家停滞了片刻,方才转回殿中,但等他入座,面对着吕好问、陈规的紧张相待,却足足等了一刻钟不止都没有言语。

而就在陈规渐渐难忍之时,杨沂中折返,而想了许久的赵官家终于也再度缓缓开口:“召枢密院副使吕颐浩;召枢密院都承旨刘子羽、枢密院编修胡闳休;召殿中侍御史李光、翰林学士李若朴、中书舍人范宗尹;召御史中丞胡寅、翰林学士林景默、御前班直副统制刘晏、枢密院副承旨万俟卨;召权知南阳府阎孝忠、南阳四壁防御使王德、统制官傅庆、统制官辛永宗……小心些,让他们不要惊动太多人。”

虽然召集名单的排列顺序非常奇怪,但基本上一个能彻底决定军国大事的关键人物班底还是都齐了。

知晓内情的杨沂中不敢怠慢,即刻行动,而吕好问和陈规却是愈发严肃,因为这意味着杜岩必然带来了天大的消息。

且说,要看管府库的阎孝忠和三位将军住的比较远,尤其是王德,根本就是在东城城墙外……但其余主要官员都在行宫坊,却是很快聚集妥当,而趁着阎孝忠与王德等人未至,自然不免议论纷纷……他们连杜岩到来都未知晓。

且说,赵官家眼见着这些人如此嘈杂,心中厌烦感叹之余,却是再度想起了自己这些日子越来越疑惑的一件事情——这些人,单独拎出来,不说都是什么贤人,最起码都有可用之处,但为什么聚到一起却总是会出这样那样的乱子呢?

而且为什么从总体效果而言,却没有想象中那么有用呢?

但是,越是临近如此要害关头,越不能被情绪绑架,赵玖深呼吸许久,却忽然起身,不管不顾转入后面去了,殿中一时稍怔,却还是继续渐渐嘈杂起来……没人能管住官家如何,天知道他转回后宫是去喝水还是补觉。

可实际上,赵玖并未如这班人所想去后宫,而是来到了后宫与前殿之间的那片地方。

这个地方原本有一个小林子和一道走廊,林中昔日全是野鸽子,以至于在殿中办公时总能听到咕咕之声,而南阳开始备战后,此地林木被尽数砍伐,充当了材料与燃料,却留下了一堆木桩。

而赵官家只是转出后殿,就直接来到了这片无木之林正中的木桩之上,拢手坐下,前殿动静依旧可以清晰耳闻。

蓝珪、冯益、刘晏三人顺势追来,见到官家又来到此处,却是熟稔相对——蓝珪转回前殿,冯益和刘晏立在了廊下。而随着阎孝忠与王德等人终于赶到,蓝珪再度转回请示之时,赵官家已经在那地方吹了好一阵子冷风了。

“朕不去前殿了,就在此处召见。”赵玖抬头相对。“传朕旨意,朕在此处召见臣工之时,殿中不得喧哗议论。”

蓝珪俯首称是,却又顺势询问:“敢问官家,先召见哪几位?”

“先召见刘晏!”赵玖应声而答。“蓝大官你与冯益先一起出去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