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破山河在(第2/5页)

“他这是以近臣自居的意思。”林杞对道。“倒不好擅自说人家是什么品性。不过,断了也就断了吧,也是老夫多嘴……”

“刘子羽是名臣之后,又素来持身颇正,若想寻个枢密院中的人物,何妨与他联络一番?”范宗尹若有所思。

“刘子羽未必会来……”李光情知对方是想说刘子羽背后有一个巴蜀大员、官家心腹,却是摇头不止。

“非是此意。”林杞继续捻须摇头。“老夫是说,眼下这个局面,知道不知道军情,枢密院中有没有相知的人物,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不错。”李光也跟着醒悟过来。“眼下这个局势,非得是宰执大臣直接出面,方才有用。”

言至此处,座中众人齐齐看向了最年轻的范宗尹。

而范宗尹终于也严肃摇头:“不瞒诸位,我昨日确实去问了一问,许相公大概是愿意帮李公相说话的,汪相公那里我根本没去,至于都省吕相公……”

“吕相公怎么说?”林杞不由严肃起来。

“吕相公说,这种事情根本不是宰执能定的,还是要看官家心意和两位相公自己的姿态……”范宗尹正色答道。

“其实是有道理的。”酒楼上稍微安静了片刻后,还是林杞叹了一叹。“我们也不过是瞎忙罢了,但又不得不忙。”

众人彻底黯然。

且说,这几人今日于百忙中聚在一起,乃是为了东京城内最近起的一番风波……要知道,在军队人事大略做好了安排之后,宰执的名分便是头等大事,而果然不出大家所料,吕颐浩后来居上,以当日守南阳,并劝官家御驾亲征的功劳,成功越过了汪伯彦,晋身枢密使,一回东京就成为了正式的西府大相公。

不过,同样是正经大相公,这吕大相公跟吕大相公可是不一样的。

吕颐浩这才刚刚当上了枢密使,便开始大权独揽,将枢密院的事务尽数揽到身上。

西府中若有官吏敢违逆于他,他便当场甩脸,轻则罚俸,重则撵出西府,至于军务人事,凡有对他不敬者、失礼者,必然也会直接受惩,从韩世忠到御营中军的寻常统制,再到各部尚书,从来都是不假辞色,而且绝无隔夜报仇的习惯。

于是,上下一时悚然,而汪伯彦这个枢密副使也被顺势架空。

但这还不算,因为有官家传条子给四相公议事的传统……也就是当甩手掌柜的意思了……所以很多大事都只是往宣德楼后面的皇城中寻蓝大官报个备,四位相公便会在宣德楼右掖门前,原尚书省、现在的都省加枢密院所在之地议论妥当。

然而,自从有了枢密使身份以后,这位吕枢相动辄便会在四相会议中直接以事关军务为由,将很多事情强行划到枢密院这边来,最后自然是由他处置。

四位相公,汪枢相是个副手,天然矮了一头,都省吕相公是正经首相,却又是个不敢争的,许景衡倒是敢争,却因为东西两府的分组定式,根本越不过吕好问说话,所以这吕颐浩非但掌握了枢密院,而且渐渐压倒了其余三位相公,颇有大权独揽之态。

这倒也罢了。

最近这两日,随着岳飞迅速动身南下,这吕颐浩却又忽然借题发挥,屡屡指斥远在扬州的李公相……

说实话,也就是大宋朝没有宰执弹劾宰执的先例,否则这吕颐浩一定直接弹劾李纲误国了。

但就算是没法直接弹劾,随着吕颐浩近乎于赤裸裸的表态,京中上下也不免惶恐不安起来。

真要是让这位吕相公取代了李公相,成为了百官之长,那届时以他的威势,谁还能有个好?便是不取代李公相,而只是扳倒,他的威势就能小?

所以,李纲的几位京中心腹,联络了在吕好问、许景衡身前说话妥帖的范宗尹,试图绥靖一二。

但很显然,局势太恶劣了。

因为说到底,这不光是吕颐浩气焰大盛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只在于赵官家和李纲二人身上。

李纲是他自己军事水平太烂,而军事不行却还要强行管军事在这年头简直就是原罪,李彦仙的例子摆在那里,宗忠武的衬托摆在那里,可他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弄出事情来……手握御营后军数万,关键时刻,非但不能助战前线,还自乱阵脚,此番被人攻讦根本是他咎由自取!

而与此同时,更让李公相这些心腹们感到惶恐的是,他们忽然意识到,随着赵官家此番大破金军、还于旧都,昔日官家与公相互相扶持的局面已经没有了意义……到眼下为止,谁还会怀疑赵官家的抗金之意,和他的抗金之力?而且哪里还需要李公相的号召力来替赵官家整饬建立一个朝廷班底呢?

一句话,赵官家如今不需要李公相的大旗来竖人设,求支持了,这位官家自己的龙纛已经有效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