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冷言冷语(第3/3页)

“行个屁的军法!”韩世忠嗤笑不停。“你又不是曲大那般题了反诗、打了胡尚书,俺还能拎鞭子抽你个稀巴烂不成?便是昨日军事,也不是俺这个元帅能问的……摇铃的金牌信使是不是今日刚到,说郦琼也过来了?只是陕州那里河道有些偏狭,来的有些慢罢了?”

李彦仙嘴唇动了一下,等了片刻方才压低声音以对:

“昨夜之事,我自会向官家请罪。”

“哪里要你来请罪?”韩世忠依然嗤笑不停,却又再度在椅子上回身指向了身后诸将。“这关上关下,密札匣子便有十几个,皇城司、军统司的文书也有十几封……只怕昨日和昨夜那几场糊涂账,咱们三个,都未必有黄河那边官家清楚。”

李彦仙终于失态:“所以,今日韩郡王只是来特意耻笑李某的吗?”

“俺耻笑你又如何?”韩世忠终于也肃容起来。“李节度,咱们都是老军伍……昨夜的事情,再奇怪,也扯不到其余人身上去,就只是你一人贪功冒进的责任!若非是你为了争功,倾全军奔袭过来,以至于将军士累垮,否则只以完颜折合那几千稀稀拉拉的骑兵,如何冲的动近两万人的营盘?况且,你只是争功倒也罢了,毕竟有这个铁岭关能做说法,可俺问你,你这次出来,为何只与官家汇报,不与俺做说明?”

李彦仙面沉如水,偏偏无法反驳。

实际上,没有等到后来金军劫营,只是昨天傍晚抵达关下后,他便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轻敌和致命失误了……因为那个时候他就发现,长途奔袭过来,中间还攻下了夏县、闻喜、曹张、东镇四座城的所谓自家主力军队,早已经疲惫到丧失了基本的组织能力与战斗能力。

当时,只能维持一个行军惯性和外在气势而已,内里已经不堪一击。

所以,昨日他才没有选择第一时间抢攻铁岭关扼口的,因为他害怕直接进攻失利,反而会暴露这一事实。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他的下属先锋吕和尚部,区区几百人于早间来到关下时,根本就是毫不犹豫选择了抢关。

所以,莫说后来的金军突袭他无法防备,也没能力防备,便是这个铁岭关都抢的侥幸。

“还有关北……白天那一仗和晚上的炸营你李节度又怎么说?!”韩世忠依然在拿捏着李节度不放。“抢到了铁岭关,是你的功劳,可死了这么多人,到底算胜算败?”

听到这里,一直绷着小心的马扩也有些态度转变了——虽说素来是李彦仙对接太行山的,算是有些香火情,可问题在于双方毕竟是平级,自己未到,军队在李彦仙手里死伤惨重,终究得有些算到这位中流砥柱头上。

“韩郡王到底想说什么?”李彦仙终于不耐。

“简单。”韩世忠也懒得再做多余言语。“就是想告诉李节度……这一战是国战,河东是主攻,官家是主帅,俺不是,俺韩世忠和御营左军其实是先锋!你争个什么先锋?!先锋是你争得?”

李彦仙很努力才没有去咬手指甲。

因为他知道,在这里反驳和失态没有任何意义……他李彦仙的政治地位、军事资历都不如韩世忠是一回事;昨夜败了,承了人情是另外一回事;最关键的是,正如韩世忠提醒的那般,真正的决定者是赵官家,而且这里的每一件事也都不可能瞒得过那位在河阴时便拢住了统制官一层的赵官家。

韩世忠这般作态,根本就是半真半假,根本就是说给赵官家听的。

甚至,这里面都不好说有没有一点刻意的表演成分,所以故意跟自己闹掰的以减少猜忌。

一阵令身后诸将心虚的沉默,而打破这个沉默的,并不是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的马总管,而是一阵隆隆的马蹄声,和一面五色捧日旗。

拔离速来了,而且带来了大量的女真骑兵,这使得下方刚刚建立起一点营盘规制的关北部队再度陷入到了慌乱之中。

根本不用人提醒,早有御营中军统制官邵隆匆匆下关,去约束关前营盘。

韩世忠端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只是似笑非笑看着那面旗帜下的烟尘,待到烟尘渐渐平息,这才三度在座中扭头下令,却又笑的宛如春风拂面:“王世雄,下去替俺问问拔离速……”

“怎、怎么问?”王世雄一时有些紧张。

“问他看清楚俺这个大纛了没有?若是看清楚了就给俺滚,滚回辽东去,俺便饶他一命。”延安郡王韩良臣捏着腰中玉带,微笑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