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条约(第3/5页)

讹鲁观一言不发,只是低头垂泪。

“所以你们呢?”赵玖心知此人是在逃避,也懒得理会,只是朝着对方身后一众降人继续相对。“你们谁可有什么言语?”

“陛下。”就在绝大多数人都学着六太子一声不吭时,一人忽然拱手出列,赫然是面色发白的太师奴。“四太子若在,必然赞同谈和的……陛下怕是误会了!”

“没有误会!”

赵玖扬声而叹。“此事跟许和不许和没有关系,而是说,兀术自淮上至南阳,自南阳至尧山,自尧山至河东,自河东至获鹿……屡败屡战,也堪称一奇男子了……所以说好听点,那就是此人不死,朕不得安!说难听点,便是打了那么多仗,朕总要杀人出气的!”

言至此处,赵玖复又扫视了所有降人一通,再度重申:“朕就是要他死……议和,你们来杀,不议和,朕自发兵去杀!”

所有人彻底无声。

“走吧!”赵玖忽然起身,干脆拂袖,然后直接往真定城方向而去,彼处,韩世忠已经率御营左军控制妥当。

龙纛下,众人匆匆跟上,而金国六太子讹鲁观以下,一众降人五六十之众更是不敢怠慢,准备仓促追上。

然而,走了两步,赵玖复又回头,冷冷相对:“六太子……朕让你走,不是让你跟朕入城……而是说,既然事罢,不妨早归燕京,带着朕的内外八条去做汇报。”

讹鲁观等人目瞪口呆,这才意识到对方居然是要放自己走?实际上莫说是讹鲁观了,便是昨夜还叱咤风云的洪涯都愣住了……偏偏又委实一个字都不敢吭哧出来的。

“赶紧走吧!”赵玖最后催促一声。“你们今日要见朕,不过两件事,一则献城求生;二则代替金国与朕谈论议和之事……两者相加,本该放你们早走……唯独战马珍惜,却是一匹都不能与你们,且自寻脚力;城中降军,也不可能轻易放过,就不要多想了。”

说完,这位官家直接动身,再不回头,周围将领、军士、近臣也都纷纷尾随……片刻之后,河畔受降之地便只剩下一些甲士往来不停,却是往来押送真定降军的。

讹鲁观等人初时依然不敢乱动,等了许久,确定无人理会以后,这才茫茫然绕开真定城,往北面新乐而去……便是洪涯,踌躇许久,看到果真无一人理会自己,也只好一跺脚,咬牙跟上。

你还别说,在绕过真定城,确定逃得生天之后,真定降人大约五六十众,虽然无马,却个个矫健如飞,当日傍晚便来到了北面滋水,却又不顾疲惫,匆匆寻桥渡河,然后方才暂时放松下来。

随即,众人寻得一座河畔依然空荡荡的小村落,然后自请六太子高坐,复又听从勉强打起精神的洪涯洪侍郎调遣,乃是一面生火,一面又往村内努力找得几个陶罐,准备烧一些热水,稍作歇息,然后便要再接再厉,今夜便要再渡沙河,抵达新乐。

不管如何,不用做阶下囚,且继续做人上人,总是极妙的。

但是,就在众人刚刚烧起水来,忽然间,马蹄阵阵,便有近百骑规制自北面而来。

众人半是警惕,半是希冀。

而匪夷所思的是,来骑虽然势大,却是因为一人三马,骑士不过二三十骑模样,且极为狼狈,既无甲胄,也无长兵,只是带着一些简单弓弩、短刃而已,明显不是大家熟悉的宋军或者金军。

“是蒙古人!”

眼瞅着对方直接往火堆前驰来,傍晚余晖下,常年驻扎大同府的六太子忽然猜度出了来人,继而释然。“蒙古人都是赵宋所统,应该不会出事的……那位官家不是食言之人。”

“但也没必要多生事端。”自从重新上路后就一直有些思绪不安的洪涯低声相对。“这些人明显从北面来,未必知晓咱们已经被赦……而且咱们全是单衣,无甲无械,又累又饿……一旦他们有了歹意,咱们只是箭靶。”

六太子当即颔首认可。

不过,六太子和洪涯俨然是多虑了,这些蒙古骑兵明显也是有事的,而且同样疲惫不堪,他们匆匆来到火堆前,其中自有几个通汉话的人主动出来,一则问南面滋水渡桥所在,一面只是讨了些热水来兑马奶,准备稍作休息补充。

且说,真定降人这边,有文有武,但因为投降的缘故,孤身单衣出城,什么都没有,此时走了一整个下午,更是疲惫,待见到马奶,便有人主动搭话,恳求赠予。

而对面的蒙古人倒也和善,直接分出许多马奶来,双方气氛一时更加和谐。

不过,六太子也好,洪涯也罢,能去当面见赵宋官家投降的这些人,哪个不是平素锦衣玉食?所以一口又酸又冲的马奶下去,立即被熏得受不了,多有人出丑……复又引得蒙古人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