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死局(第2/2页)

这也是正常的盘点办法。

也是正当的要求。

苏轼也知道李逵的要求很正当,但是义仓已经被冲毁了,粮食泡水之后,要么发芽,要么不能使用,只能当肥料。徐让之所以将这个难题告诉苏轼,因为他发现了义仓的粮食竟然都是不能食用的腐败霉变之粮,粮食霉变之后就成有毒之物,连牲口都不能吃。

这种粮食,连管理义仓的仓监都不敢发出去,要吃死人的。

这才将问题捅到了苏轼这里。如果苏轼也没办法,估计只能和徐让商量着捂盖子了。

或许下一任会有办法治这些蠹虫,但对他们来说,为官一任,只要不出大乱子,就是天下太平。

这也是官场的规矩。

面对李逵的正当要求,苏轼为难不已,只能实话实说:“李逵,这确实是义仓的粮食,但是前几日发生水患,粮仓内的粮食都已经泡水,不少粮仓已经倒塌。粮食确实有不少,只不过经过勘验大部分都霉变了,不合常理。”

“这天气,发霉可不容易。”李逵认真的听着苏轼的描述,深怕落下一个字。他从中也听出了问题,义仓的粮食数量可能没有出大错,但是无法核对总数。等于是毁尸灭迹,属于无头案。

而仓监恐怕也有恃无恐,不怕苏轼和徐让查验。

粮食有不少,但坏掉了,还让水灾给祸害了,这就是一笔糊涂账。

苏轼见李逵表情凝重起来,心头七上八下的,但失望多于期待。犹豫良久,才问李逵:“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李逵自然能够听出苏轼心中的不甘。

他还真的有办法,慎重的点头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