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猛虎出栏——扑了(第2/3页)

回去,立刻回去。

历千斤归心似箭,他也有这份体力,但是庄子的庄丁可没有他的这份本事。一个个叫苦连天,哀怨不已。

“历大哥,你行行好,我们一夜都没有休息过了。水米未进,身子早就乏了,如今你上下嘴皮子碰了碰,就要我们赶路回去,一天一夜之间,这是上百里的路啊!”

“哪有这么多?最多七八十里。”

“而且你们在过河的时候,喝过河水,也不是水米未进!”

“我跑不动了!”

“我也是!”

……

历千斤运着气看着一干手下,怒其不争?这里除了他一个月有二十五贯的薪俸,其他人都只有一个身份,高孝立的欠债人,一辈子还不清的那种。大宋奴仆契约很严,不仅订立契约时间很短,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限制。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宋的大户们也想了一个办法来应对朝廷的律法。

就是当一个债主。

奴仆摇身一变,变成了欠债人。结局当然要比当奴仆惨不知道多少倍。不仅工钱少的可怜,还比奴仆更卑微。甚至连子孙后代都可能成为大户的奴仆。但是他们子子孙孙欠下的债务,永远也没有还清的那一天。

想要让这些人积极一些,或许用利来诱惑他们的效果立竿见影。不用太丰厚的利益,吃顿肉,喝顿酒,就可以了。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威吓。不过大户也不是处处做绝,比如娶媳妇生孩子,他们还是鼓励的。这样一来,大户对奴仆的控制力就加深了,同时奴仆对大户也有了归属感。

但这种归属感很浅薄。

随时随地都可能被道德水平不高的奴仆们出卖。

历千斤口干舌燥的舔了舔嘴唇,忧虑道:“弟兄们,我不是为了咱们老爷而卖力,而是为了你们呐!”

狐疑且不信任的眼神之中,历千斤读懂了很多东西,但他不气馁,甚至心中胜券在握,这个世界上不需要太多的聪明人,大部分人只要能被蛊惑,能听从命令就足矣。这话还是他在皇城司的时候,从一个老太监的嘴里听到的,这些年东奔西跑,他从这句话之中悟出了不少道理。

就见他蹙眉哀怨道:“兄弟们,你们想一想,要是贾家庄的人突然去了我们的庄子,会怎么办?”

“攻打庄子吗?可高家庄墙高,人多,恐怕贾家庄的人占不了便宜吧?”

“是啊!老爷已经将安排在各地的人马都收拢了起来,只要贾家庄的人去,只有死路一条。”

……

七嘴八舌的回答,没有一句说在点子上。

甚至听起来,让人觉得气馁。

但是历千斤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关心道:“万一呢?庄子里的庄丁连仗都没有打过,你看看你们身后的贾家庄,贾道全都狠到了这个份上,你们还觉得高家庄能守住吗?万一庄子没有防备,这些贼人偷袭了呢?一旦庄子破了,兄弟们,你们的家人可怎么办?”

不用历千斤描述破庄之后,高家庄的人会有什么好结局,根本就不可能。

贾道全完全是疯了,他连自己的乡里乡亲都杀,简直就是禽兽不如。如果攻破了高家庄,还能有好?

啊——

“这可如何是好!”

“历管事,我等糊涂,还请历管事明示,我等如何行事。”

“要快,不能耽搁一点时间,赶回庄子。最好赶在贾家庄的人抵达我们庄子之前,将消息带回去。不过走回去也不现实,我们先去县里,租一些骡子和驴,当脚力,立刻回庄子。”

“我等都听历管事的吩咐。”

……

且不说历千斤带着人,一刻不敢歇息的赶路。贾道全等人带着将近上千人,却在半道上抓瞎了。

贾道全有当官的经验,主业是看仓库,具体一点就是看守粮仓的经验。带兵打仗,他就是个新手。别看贾家庄平日里整天训练庄丁,但都是照着《六韬》、《孙子兵法》之类市面上常见的兵书瞎练。

《六韬》这本书很好,好在哪里呢?

让看书的军官能够知道,步兵怎么排,骑兵怎么布,弓弩如何安置能发挥最大的杀伤力。但是这本书从头到尾,似乎都没有介绍如何将一个新兵带成一个老兵的辛苦历程。

《孙子兵法》就更玄了,上升到理论国家的高度,就是没讲一点实际的办法。

导致贾道全虽然手下裹挟了上千人马,行动极其混乱。实际上,真正被他寄予厚望的就三五百人。再多,他就养不起了。就算是这三五百人,他也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平日练的东西,在路上一点都用不上。

排兵布阵虽然听着很高端,属于打仗的最终奥义。

但行军打仗,行军在前,打仗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