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杀人诛心(第2/3页)

他早就看出贾家庄庄丁虽是杀人,但更多的是有深意,可没想到,李逵也看出来了。史文恭对李逵的眼界大为惊叹。他进入刘家也有几个月之久了,跟着刘清芫这个小女孩,接触李逵时日也不短了。可在他的印象里,李逵就是个不太主流的大宋读书人。原因很简单,他老师是周元,两榜进士,老师更是文坛大宗师苏轼,没道理不去混文化圈,却在大宋将门这滩泥水中扑腾。

即便有些跳脱,但在史文恭眼力,李逵本质上还是读书人,就连李云也是如此。

忽然间,面对惊变,却能稳住心神不乱,就已经很难得了。还能看出对方的深意,难道李逵隐藏了他的带兵作战的才能?

心中虽说惊诧,但史文恭还是无法断定李逵所想,是否和他的想法是否可以印证。毕竟,他也是初出茅庐的新手,战争经验和城外的贾道全等人没有多少区别,如果说接下来的械斗变成一场战争的话,也是史文恭第一次踏上战场:“人杰,你也看出来了?”

李逵默默点头道:“杀人很没必要,可是一旦动了杀心,就必然为点什么。贾道全此举,不仅仅是给高家庄的人示警,同时也是威慑。逼迫高家庄的人做出应对。在我看来,贾道全应该是想抢个先手。”

“贤侄,别先手后手了。”高孝立匆匆跑来,在狭窄的城头上,颇为不易的迈动着大步,还没到近前,就嚷嚷起来:“贾道全这厮反了!”

“高老爷,我们都看到了!”

李逵无奈道,对方傻乎乎的竖着一面‘贾’字大旗,虽然少不了会被人误会是商号人马,可联系到最近颍州地面上发生的事,不难猜到是贾道全的人马。

颍州地面上,能够一下子拉出几百、上千人马,高孝立是一个,贾道全也能算一个。

高孝立一头的油汗,黏糊糊的在阳光下透着亮,可惜他根本不顾上擦拭,着急忙慌的解释:“贤侄,错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贾道全可能要攻城了!”

“攻城?”

李逵琢磨了一阵,指着城外的贾家庄庄丁道:“就这样的货色,还敢说攻城?”

高孝立愕然,他没想到李逵会在自己的地盘撅了自己。史文恭沉吟道:“天时地利人和,他那头都没有占到,凭什么攻城?”

高孝立憋屈不已,他才是将门子弟,你们一个武师,一个非主流书生,还敢说我判断的不对?

气恼不已的高孝立甩脸子道:“那么你们告诉我,他此意为何?”

“吓唬你呗,看看你周围的庄丁,一个个脸色惨白,估计都没杀过人,见到血就怕了!”

李逵抬手指着周围高家庄的人马,语气虽说有点戏谑,但却是一语中的,他们站在城头上,却看到高家庄内部的人马都已经慌神了。不少人有亲眷在村子里。此时狼烟起,少不了担心家人的安慰。高孝立见状,也是满心无奈。

这话多稀罕呐!

他高孝立有不是占山为王的强人,手底下的庄丁平日里就农闲训练一下,怎么可能让他们出去杀人练胆?

大难来临,少不了军心涣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又没想过自己从军履军职,将庄丁变成亲卫,固守大宋边境。就算是有从军的心思,也不可能杀人啊!大宋如今有战事的地方,也就是西夏关中一带,将门子弟就算是要从军,也不会铁了心去这个地方。万一,自己战死在边境,偌大的宅子托付给谁?

宅院里的妻儿美女不知道会便宜那个杀千刀的货。

有钱,有家底,才会惜命。高孝立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他怕死,也不怕说出来。反正没人会指责他一个财主,要拥有将军的气势。这简直就是刁难他。

眼见着城下的庄丁们开始乱了起来,高孝立说两句,就忍不住扭头看。好在他站在城头的位置,居高临下,高家庄也只有一个寨门,出入都要经过他的眼前。就算是有人想要乘乱闹事,也要在他跟前走一遭。

闹事的人越来越多,高孝立不得不派人下城头安抚。

但是效果很差,几乎这里的恐慌刚刚下去,那边出城的呼声顿时起来。鞭子,棍子的威慑力也有限,总有人没挨上打,还天真的以为罚不责众,自己也是好心担心人而已。

就算是高孝立在城头上怒喊:“蠢材,杀才,你们几个出城就能救人吗?难道你们想和家人一起成了城外贼子的刀下冤魂?”

“州城距离不过一日路程,官军来了,你们家人自然脱困!两日,只要我等守住庄子两日,援军就会抵达。你们出去,贼人人多势众,左右也是个死。”

“老爷,我等不过是百姓,能苟活于世已经是幸运。但要是家人没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