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引荐(第2/3页)

“各举子自行选择,考官录入,录入无错,进行考核!”

“镔铁斩金刀。”

“你个瓜娃,朴刀就朴刀,还说啥个镔铁斩金刀,考核用制式朴刀,重15斤,自己的武器不能用。下一个。”

“点睛亮银枪。”

“铁枪一杆,去领。考核用的分两种,演武招式的有枪头,比试用的没有枪头,别选错了。”

“紫金八面锤。”

“锤子一对,自己选合意的,别选大的。虽然大的锤子很有气势,但不见得适合你。下一个。”

……

能参加武举的考生,多半家里不缺钱。不少都是将门之后,都有一件让他们很得意的武器,失去了自己擅用的武器,感觉武力值立马下降了一半。这样的举子还算是好的,更多的是连铠甲,战马,弓箭都配备齐全的举子,听闻这个噩耗,脸上的傲气顿时垮了下来。

其他还好,骑术没有马的配合,真的让人很绝望。

唯一可以使用自己带来武器的是弓。

但必须要比制式的半石弓以上的拉力,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要求。

其实弓箭已经快被宋人给玩坏了,朝廷有意将弓箭作为全民训练来推广。就连读书人,士子,都需要练习弓箭,书院里也有课程需要学习。各地的弓社,几乎遍布整个大宋的县一级的行政区。私有弓的数量非常庞大。

唯独弩是民间禁止的武器,不能流入民间。

在场的举子哀鸿一片,但武备主考韩德勤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举子的反应。大宋缺将吗?

不缺。

既然不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武举对大宋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象征上的意义,给予出身普通的武人,有晋升的机会,仅此而已。

弓箭比试第一个进行。

这也是按照往年的顺序而来。

“十箭上靶,过关。”

“九箭上靶,待定。”

“八箭上靶,淘汰。”

“大人,给学生一个机会,给学生一个机会!”

“拉出去!”

……

三十米靶,对于李云来说非常简单,而且还都是固定靶,连移动靶都没有。他射完半壶箭之后,获得了晋级。解千解万也是如此。

只是到骑术的时候,有点麻烦。

李云选的马很不安份,好在他从怀里摸出个水嫩的萝卜,馋嘴的战马瞪着萌萌的眼睛,似乎要笑出声来了。之后的上马,纵马狂奔,都极为顺利。有些举子看到李云竟然还有如此小动作,顿时懊悔不已,早知道,自己也准备些吃的好贿赂一下战马。

两轮过后,第二天最后一轮是招式。

李云选的是朴刀,解千是铁枪,解千对锤。

这时候,考场中已经有陆续被淘汰的举子,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考场。最终进入比武环节的举子,一般都是在一百多人。

虽说武举并非好出路,这是相对于省试殿试来说的。谁都想要中个文进士,自然看不上武进士。但问题是,要是能考中文进士,谁来武举的考场?连武举都被残酷淘汰,给他们的选择就不多了。

要么做个乡下地主,要么成为商人。

李云掂量着手中的铁木刀,重量要比自己善用的朴刀轻了一半左右。但对他来说,轻有轻便的招数,重有势大力沉的气场。

“京东东路沂州沂水县举子李云,出场。”

李云抱拳对点将台上的韩德勤道:“大人。”

韩德勤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开始。”

长刀在手的那一刻,李云仿佛整个人的气势都收敛了起来,仿佛一座石雕,周围都凝固了起来。起手的招式很慢,慢到像是个初学者。

一板一眼的极其认真。

嘿嘿——

有人笑了,觉得李云的水平能混到这里,也就该打道回府了。

可韩德勤让不这么看,他微微蹙眉起来,觉得李云周围的气息都有种滞涩的感觉。这种想法,让他想到了一种武者的境界,意境。韩德勤也被自己这荒唐的念头吓住了,随后觉得不可能,暗自摇头起来。

可随后,李云的动作越来越快,如同狂风骤雨般的席卷,一时间,宛如甚至于千军万马之中,渐渐的,又平复了起来。

韩德勤真的被吓住了,李云这家伙才多大的年纪,就已经摸到了这个门槛?

李云如此强悍,那么李逵该是什么层次的高手?当初韩德勤第一次见李逵,还对皇帝说,自己和李逵对战,应是五五之数,如今让他胆寒的是,他和李云对战,也是五五之数。可李云一直被李逵欺负的死死的,连反抗的心思都没有。

李云的境界似乎和他相当。可问题是,自己是三十多岁才摸到了这个门槛,而李云才多大?岂不是说,以后李云会是一个战场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