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小名不是瞎叫的(第3/4页)

于是,心大的郝随没当回事。

至于另外一人就是延安府推官种建中了,他是个能商量大事的人,李逵也之知道此人的能耐,即便他离开了延安府,党项人打过来,想要从此人的身上占便宜,真的不容易。既然种建中是个能商量大事的人,自然也是个能守住秘密的人。

所以,李逵准备去刺探西夏的消息,只要控制住聂石渠和他接触的人,消息就没有走漏的可能。

“姐姐,你这是吃了什么仙丹妙药,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聂翠翠脸上浮现出羞态,捂着脸满足道:“有吗?”

“姐姐,你这是住下来了,李大人有没有说过要如何帮我们家洗刷冤屈?”聂石渠见李逵不在,也不可能告诉姐姐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是问此事的时候,颇为紧张。

聂翠翠有点吃不准,不解道:“他虽然愿意留下我,却并没有答应我任何事,这让我拿捏不准,到底他是何打算?”

聂石渠松了一口气,反倒是神色缓和了不少:“李大人这样身份的官宦,肯定不能满口答应。读书人讲究言出必行,办不到的事,绝不会夸下海口。如果李大人拍着胸脯说此事包在他身上,我才担心姐姐受骗。要是没有任何允诺,反倒是帮忙的可能更大一些。当然,姐姐能跟着李大人,怎么说都是赚着了。”

“找打!”被说到不好意思,聂翠翠嘴硬道。

“可惜,大人做官时日太短,官职还不足以影响到御史台,或许过几年,真能洗清爹爹身上的污点,还他老人家清白之身。”聂石渠自我安慰道。

只不过这些安慰帮得了聂石渠,却帮不了聂翠翠。

她其实有另一层的担忧,似乎李逵听了她父亲含冤的消息,反应很冷淡。冷淡到给她的感觉就是李逵似乎对她父亲的遭遇根本就不值得愤慨,反而有种怜悯。就像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并非飞来横祸,而是咎由自取。

军中贪腐,还是军械,仓监要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些武器是怎么被弄出库房,又是如何离开军队辖区?

这岂不是自欺欺人吗?

府衙官舍。

李逵已经知道了端王府的商队的货物已经准备妥当的消息,甚至一点也不比聂石渠知道的晚。

如今的李逵在延安府,那是如鱼得水。文官方面,没有吕惠卿在,这地方就是他当家。武将方面,延安府武将之首是张川的父亲张舆。金明寨一战,李逵带兵救了他们父子,光这份恩情,恐怕张家父子这辈子都还不清。即便种建中这样在西北有着很深影响力的将门子弟,都无法和李逵在延安府相提并论。毕竟人走茶凉,种家的领军人物种谔病故已经十多年了,之后几年之中,种家一直没能出现独当一面的人才。家族影响力渐渐处于衰退期。

更何况李逵在战场上的表现,折服了所有西军将士。

其他文官来指挥他们,或会阳奉阴违,但是李逵,用一场战争,就奠定了他在延安府说一不二的超然地位。

郝随、种建中有点不解,李逵消失了好些日子,突然召集他们,是否发生了大事?

延安府的衙门很少有人来报案,主要军队人多,一般事都在军营里处理了,不需要麻烦衙门。加上年年打仗,田地荒芜地厉害,农税夏秋两收也基本上是装装样子。赋税基本上只有商税,衙门里的人清闲的很。

可李逵看向种建中,第一件事就问:“如果我去西夏,能保证将消息隐瞒住吗?”

“下官尽力而为。”种建中也不敢把话说死。但李逵要的仅仅是他的态度。

在边上的郝随猛地坐在椅子上抖了个激灵,紧张的问李逵:“人杰,不是说纳妾之后才去吗?”

“我已经纳了!”李逵板着脸,眉宇间却露出了得意,爷们做事就是这么爽快。

“谁?不对,谁给你办的?”

郝随的关注点永远都在旁枝末节之上。这种表现让种建中暗暗摇头,他不像郝随那么单纯,李逵这样的人,说是人中龙凤也不为过,他要是做出决定,怎么可能轻易改变。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撞地头破血流才会回头。

再说了,去西夏刺探敌情,就连种建中也颇为向往,只是他却不敢像李逵这样肆意妄为。

李逵撇嘴浑不在意道:“公公,你认识啊!”

“认识?”郝随的眼珠子一下子凸了起来,指着李逵哆嗦道:“是那犯妇?”

“什么犯妇,人家是清白的好不好。”听这话,李逵不乐意了,站起来辩解两句。随后道:“再说了,这事难道也要托人?我自己个就能办了。”

李逵当然能办纳妾文书,甚至不用他出面,李邦彦去肤施县跑一趟,就能将事稳妥地办下来,谁敢拦着通判老爷不让他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