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疯狂的奴隶(第2/3页)

他仅仅是在金明寨之战中,站在李逵边上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在病榻上躺了三个月。这种突如其来的死亡恐惧,让他对庞万春又嫉妒,又敬重。反正,轮到他头上,说什么也顶不住。

“庞将军……咱家。”

“见过公公!”

“你是有功之臣,咱家不过是陛下跟前的奴才,不用多礼,也不必多礼!”

来到了京川关,童贯仿佛找到了当初在宫中的那种状态,迈着小碎步,整个人仿佛飘了过去,又快又稳。

还在远处的种建中又是嫉妒,又是无奈。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童贯见到自己就让他去修城墙,修关隘。可是看到了庞万春呢?就跟见到了亲兄弟似的亲近。

童贯是真急了,李逵快一个月没有了消息,连带着飞廉军的骑兵都没有了消息。好不容易等到了个能带来确切消息的人,他能不急吗?拉着庞万春,童贯就急切的问:“庞将军,是否飞廉军要退回来了?”

“公公,末将来是带着草原上降伏的百姓,帮忙牧羊牧牛,并没有说飞廉军要退兵啊!”庞万春还以为出了什么变故,脸上急切道:“童公公,是否秦州出了什么变故?”

“这倒没有,可是秦凤路如今根本就没有做好和青塘决战的准备,李大人身边才三千人马,万一草原上出现了变故,这让咱家如何和宫中交代?”童贯急眼道,李逵一天不回来,他的心一天就悬着,根本就踏实不下来。

可是庞万春苦笑道:“公公,恐怕决战要提前了。”

“提前?这安学士他老人家已经准备了?”听到如此重大的机密,他堂堂监军竟然什么都不知道,童贯的心头拔凉拔凉的,心灰意冷之情溢于言表。

安焘有没有和青塘人决战的想法?

有,至少一年后。

打仗不是让士兵出去就行了,秦凤路的兵力不足,武器装备也不够,关键连民夫数量也不足。加上大军出动,粮草先行。安焘这时候正稳稳当当的在秦州,以每天两份以上的奏折,距离京城两千里远,也不耽误他和章惇骂战。

什么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你章惇不能光顾着给自家的兄长牟利,给章楶物资无数,把秦凤路给忘了吧?

户部的人不给钱,都是你章惇授意的,就是要让老夫独臂难支,老夫要给皇帝上书,你堂堂宰相破坏我大宋收复河湟之地的伟业。

反正,安焘自从来了秦凤路,就没少骂章惇。

本来他也不想来,要不是被章惇阴了一把,他也不会来秦凤路,老头记仇,能咬一口是一口。

但是,种建中清楚安焘没有和青塘人决战的想法,至少今年之内肯定没有。安焘最想要做的是环庆路、鄜延路,还有河东路抽调军队。四万多禁军,还不足以收复河湟之地。至少再来三万人马,安焘才会考虑收复河湟之地,出兵青塘。人少了,安大佬没有安全感。

大宋不缺人,也不缺钱,缺的是气势。

安焘没有决战青塘的勇气和打算,主要是他认为,秦凤路如今的气势还不足以压到青塘吐蕃。

种建中虽还称不上是安焘的心腹,但他二十年的文官经验,早就看出了安焘的打算。按部就班,稳稳当当的将青塘收复。

所以,决战不可能,这个命令肯定不是安焘下达的。

既然安焘不下令,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李逵僭越了,他替代安焘下了决定。

可问题是,李逵即便替安焘下了决定,但是安焘不派兵的前提下,能成吗?

带着疑惑,种建中挤到庞万春面前,问:“庞将军,你说的要决战,可是李大人的决定?”

“是,也不是。”模棱两可的回答,肯定不会让人满意。庞万春随即解释起来:“公公,将军,还有种大人,不是我家大人要决战,而是草原上投靠过来的百姓要推翻腐朽的唃厮啰国,推翻唃厮啰国主阿里骨的残暴统治。”

童贯?

高俅?

种建中?

张川????

他们虽然听着庞万春的大宋官话,每一个字如何写都能当场写出来,可是这些字连在一起,他却听不懂了。

四双眼睛,齐刷刷的盯着庞万春,后者后怕的吞了一口唾沫,可他说的每一句都是真话啊!

“庞将军,李大人离开兰州的时候只有带走了三千人马,就算是投靠的蕃兵算上,也就六千人马,还不是足数的,你说这么点人马怎么可能去和唃厮啰国决战?再说了,青塘的吐蕃人,怎么可能带着外人去打他们的国主和大贵族?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童贯是第一个产生怀疑的人,他觉得不靠谱,比李逵带着三千人马打下兰州城都不靠谱。唃厮啰国再不济,也是一个小国,能起十万人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