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低调有内涵(第2/3页)

他这个做法,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

儿子,一旦进入官场之后,章惇的顾忌就多了。

可章授寒窗十年苦读,才智并不比大宋最精英的读书人差,反而颇为优秀。难道他们就一点没有做官的想法吗?

想,做梦都想。

可是老爹不让啊!

李逵开口就问章惇要章授,章惇第一反应肯定是拒绝。但是说到今后两个衙门之间的互通有无,至少传递消息上,没有人比章授更适合了。

章惇犹豫了片刻,只好点头:“就给他个书办做吧?”

“书办?”别说李逵看不过去了,章授也急了,低声提醒道:“父亲,这是吏,不是官。儿子虽说不如二哥和四弟在科举上大放异彩,可也是进士出身,做吏岂不是让父亲蒙羞?”

章惇怒道:“你做官不成,祸害的是百姓,才会让为父蒙羞。至于你务农,还是经商,为父都不在意,你觉得为父会在意你是否是官,还是吏?”

“三叔,来咱这地方,先做丞,虽说八品官完全不符合三叔的气质,但好歹是个官。”

李逵当然不能听章惇的话,堂堂进士给个吏员的身份,这不是招揽人才,而是打相府的脸。再说了,给个丞,李逵都觉得委屈了章授。别的不说,章授的能力确实很不错。一直跟着章惇,耳濡目染之下,待人接物的本事就不是李逵能比得上的。

章授完全可以代替李逵沟通其他衙门,而且别看章授官小,还是粉嫩的官场新人,可是他背靠相府,普通四品以下官员还真不敢不给他面子。

章惇也清楚其中的道理,也只能接受。

不过章惇也有要求到李逵的地方,低声对李逵道:“有个人想要拜见你。”

“什么人?”

“骑军指挥王舜臣。”

李逵心中顿时明镜似的,骑军指挥,看来章惇也想要在骑兵中插一手。但这对李逵来说,更本就不是事,他还巴望着这样的人多些。反正种建中在青塘练骑兵,最缺的就是能征善战的将才。而王舜臣的勇猛,李逵也有所耳闻。

他当即点头道:“青塘各州不适合让文官统领,不如让他去兰州训练骑兵。权知兰州,章相以为如何?”

“这个,不符合官制吧?”章惇有些担忧,王舜臣能力有,但是没功劳。或者说,对于晋身的功劳来说,略显不足。而在大宋,武将也可以知军州。但需要很大的功劳。冒然将人提拔上这样的高位,恐怕还是有捧杀之嫌。

李逵浑然不在意道:“青塘不过是个池塘而已,青塘的骑兵要想要真正训练出来,没有吐蕃练手是不可能的,吐蕃才是汪洋,只要他能力不差,获取军功再简单不过。”

章惇面露喜色,他在李逵打下青塘之后,就有了对吐蕃用兵的想法。

一方面,他担心李逵对青塘的影响力太大,不想他人插手青塘。一旦李逵反对他,他的西征策略恐怕要沉沙折戟。而李逵却一口认定,大宋的骑兵成军之前练兵对象是吐蕃,那么章惇所有的疑虑都将烟消云散。

甭管李逵是那一派的人,章惇完全不在意。他只要知道李逵和他一挂的,就心满意足了。

迈着八字步,章惇心满意足的去都事堂坐衙了。

留下章授,眼巴巴的看着李逵,几次张嘴,想问却不敢问,深怕刚得的官职又丢了。

“大人!”

“别啊!三叔,以前我们怎么论,今后还怎么论。放宽些,今后新衙门里是我们的地盘,关起门来,咱爷们说了算。”

李逵在做事上,喜欢放手。他当然不会说自己怕烦,而是堂而皇之的说给属下锻炼的机会。如今,又是这样,他笑着对章授道:“三叔,你也是新衙门的官员了,今后我不在衙门,你做主。”

“啊!”章授幸福的都快冒鼻涕泡了,他刚入官场,就能替四品衙门的主了?这似乎比大理寺少卿都要威风啊!

当然,他高兴还没多久,李逵的任务就下来了:“三叔,京城你熟吗?”

章授拍着胸脯表示,京城他没有不熟的地方:“人杰,三叔托大,这么叫你。”

“不碍事!”

李逵摆摆手,不在乎道。

章授道:“要说京城,你三叔自从科举之后,在京城足足待了十几年,能不熟吗?只要人杰问,三叔断然没有答不上来的地方。”

“这就好,三叔有两件事需要你去督办。”

“人杰请说!”

“咱们这个炮局……”李逵撇撇嘴,越来越觉得这个衙门晦气,眼珠子转悠道:“三叔,咱们这衙门是大宋的机密,能低调些最好。炮局似乎不太妥当,你回去琢磨个名字,长一点不要紧,关键是能让人听不出来咱们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