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试试看呗(第2/2页)

“在下听李道长的。”

许天豪明白,奴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小道士的安全,他必须尽快赶往白马山,即使帮不上忙,也要离小道士近一点。再说了,崂山道长发话,尽管是商议的口气,傻子才不听呢。

李奉常目送大力营离去,这才返回四长老尸体旁。

管杀不管埋的那是山贼,崂山道长是个讲究人,不会任凭四长老暴尸荒野。李奉常低声念叨了一阵,挥手发出一道火焰,将四个长老的尸体焚烧成灰——至于烧成灰和被野兽吃掉哪个更好,反正四长老已经死了也没法反对。

事实上,李奉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和平解决,他是打定主意要杀四长老的。

道士不掺和世俗争斗,但有个前提,其他世外高人也不能掺和,否则就不公平了。

恨天宫的自残法门十分古怪,说到底还是属于天道规则之内的修炼方法。恨天宫普通弟子肉身强悍,终究是后天修为,跟武林高手属于一个范畴,他们参与进去李奉常不会管。

可灭绝和恨天宫长老就不同了,先天高手修炼到极致,是能和修炼者媲美的存在,他们如果出手,普通人根本无法对抗。

因此李奉常不仅警告过灭绝,如果他和长老们敢出手,自己一定也会大开杀戒。而且,他还专门下山,为的就是将四个向普通人出手的长老干掉,以震慑恨天宫,顺便救下大力营众人。

秦行之折磨金大丫,灭绝却放过了他,也是因为忌惮李奉常的存在。

道士帮道士,很符合逻辑,灭绝不怕李奉常,却怕惹恼了李奉常,导致他对恨天宫弟子下手。

别人不清楚,灭绝可以用他丰富的人生经验保证,道士绝不是什么慈悲的主儿,不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不讲“以德报怨”,真发起火来,杀人绝对不眨眼。

专门挑选大力营危急时刻出现,不是李奉常故意装逼,而是一直没办法分身。

小道士做了囚犯也不安生,不是被杀入圣威胁干掉,就是被金大丫弄去打算摧残。李奉常认为这些磨难对小道士有好处,可总不能真让他被杀,或者被金大丫搞吧?因此只能暗中守着。

后来杀入圣没时间找秦行之的麻烦,李奉常还是没走,因为他也想暗中观察,看看小道士到底为什么能遥控棒槌,还能把它变大变小。

这是个连李奉常都无法理解的现象。

道士的法宝可以用来御器,也可以变化大小,但那需要修为,而且还得是金丹期以上修为才能操控自如。鸿蒙派的掌门信物有可能是法宝,可秦行之没修为啊。

无论如何,小道士身上有了新变化,李奉常认为自己的推断没错,恨天宫磨难确实对小道士有好处。

那么,李奉常是专门到恨天宫保护小道士的吗?

当然不是,小道士又不是他徒弟。

这得从头说起。

李奉常回崂山闭关了一段时间,很快就破关而出,想起曾经对恨天宫法门感兴趣,于是就跑去了契丹。

高人做事没法用常理衡量,李奉常明明能直接飞到恨天宫,却偏偏要玩儿步行,做驴友。他也不着急,一路上优哉游哉,偶尔还找家牧民品尝一下特色食品。

当然,专找比较淳朴善良的牧民,李奉常既没兴趣替契丹戒掉抢劫的传统,也没兴趣装逼打脸,当然不愿自找麻烦。

他确实玩高兴了,可惜大齐皇帝被挟持,信使去崂山找人,根本找不到他。这可能就是命,专业点的说法叫做天道安排,否则以李奉常和皇家的交情,就算秉持不干涉俗世的原则,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当秦行之作为使节进入契丹,恰好被李奉常遇上。他看见秦行之十分迷惑,偷听了一阵才明白,原来在他做驴友期间,发生了大事。

既然皇帝已经被救回去了,李奉常也没必要再出手。

于是尾随秦行之一路前行。

好吧,现在可以揭秘了,所谓祖师爷显灵晴天打雷,正是崂山道长李奉常干的!

这就是纯粹的恶作剧心理了。

不同于玄幻仙侠小说里牛逼哄哄的所谓“高人”,真实的道家传人,并不在乎给人下跪。只要觉得对方值得跪拜,无论山野村夫还是番邦异族,都可以跪拜。

比如历代崂山道长,见到大齐皇帝都会正儿八经的行礼。这是大齐不兴跪拜礼节,否则该有的三拜九叩一样都不会少。

李奉常没想到,他随手搞了个恶作剧,会让小道士误以为祖师爷下凡。

没好意思出面说出真相,干脆提前结束旅游,直接飞去恨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