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守城?(第2/2页)

县太爷正写到一半,听说贺子丰来了,直接把笔放在一边,立刻让他进来。

县太爷现在每天光卖菜的钱,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甚至还有人问,还能不能再开一个,不少商人也想跟进来。

县太爷一听心里就爽,那些商户估计也打听出来县里缺银子。所以正等着开价呢。

却没想到县太爷旁边还有一个贺子丰。

县太爷被挟持的感觉并不好,这个翻身仗实在是漂亮,不让这些商户们看轻了自己。

贺子丰从外头进来县太爷的屋内,刚要行礼就被县太爷叫住,问道:“怎么了。”

县太爷知道贺子丰是干实事儿的人,不像别人一样哪怕没事儿也要凑过来溜须拍马。

贺子丰不是这样的人,他过来必定是有事儿。

贺子丰随后就把镖局说外头流民的事儿说了出来。

起初县太爷的脸上还有几分笑意,可是听贺子丰说完,他脸上就沉重了起来。道:“我就知道周围的几个县令,没有听我的。”他有些痛心。

虽说能理解同僚们的想法,每个人有自己的领地,县太爷管好自己的领地就行了,没有权利对其他人指手画脚的。

但是一想到这么严寒的天,老百姓被迫离开家里,一定到了不得已的程度才会这样做。

县太爷立刻派了两个人出去查看一下有多少流民,外头是什么情况。

县太爷则是把朱捕头叫过来谈事儿。自从上次处理师爷的事情朱捕头没参与之后,就把酒给戒了,随叫随到。

他得老实伺候着。

朱捕头一过来就道:“大人,您找我。”

县太爷点了点头。

朱捕头一看贺子丰也在。县里没有师爷之后主事儿的只有他们三人。各自手里都有一滩事儿,如今把三个人集齐了,肯定是大事儿。

朱捕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好奇的看着贺子丰。

贺子丰道:“大人正在被外头流民的事儿忧心呢。”

朱捕头是县里的老人一听这话就明白了,今年要不是有县里这些安排。怕他们的老百姓也会有一部分沦为流民,这场雪灾实在是太罕见了,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朱捕头道:“咱们的城门加固过,那些人硬闯不了。”

他们老早就听说流民容易滋生祸端。那些人在逃亡的路上,老实人根本活不到下一个县城,这些人烧杀抢夺习惯了。放他们进城就是不稳定的因素,会给县里老百姓带来很多麻烦。

朱捕头道:“大人,此事若是交给我,我带领三十个衙役再加上两百个辅兵,可以守住城门。”若是以前他不敢这么说,但经历了这段时间的锻炼。那些衙役都有脱胎换骨一样的改变。再去收拾一些毛贼没什么难度!

县太爷点了点头,道:“等人回来,再说。”竟没有给他一个准话。

县太爷有些烦闷,他要一个人想事情,叫俩人先在外头转转。

朱捕头出去之后,把贺子丰拉到了另外一间休息室,道:“贺老弟,你跟哥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朱捕头现在也发现,县太爷更器重贺子丰,不过贺子丰很尊敬他,并没有优越的傲气。再加上贺子丰也是他提拔上来的。对他影响不大。反倒想通过贺子丰了解一些事情,省的他一个人瞎猜。

贺子丰就把流民的事情说了。

朱捕头道:“咱们县太爷不是心软了吧。”他当了这么多年捕头,头一次看见这样的县太爷。不过这样的县太爷总比心肠硬的要强上很多。

贺子丰道:“县太爷入冬的时候还叫我们的弟兄去查,整个县里有多少人。”当时他们县里只有不到五万人。虚报人数,各县都有,但没想到前一任这么胆大敢隐瞒一半。

贺子丰稍加提醒朱捕头也反应过来了。有些惊讶道:“县太爷是想拉这些人,充人数?”

贺子丰道:“不然他知道我们的人马没有因为受到雪灾有伤亡。守城肯定没问题。他还这么烦心,就是其他的事情了。”

朱捕头略略思考了一下,道:“言之有理。”随后陷入了思考,刚刚还是莽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