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魔帝蚩尤(第4/6页)

“接着,八大天王的猛犸军团又被九黎象族尽数歼灭,水族骑兵斗志大馁,朝后慌乱撤退,天吴连砍了五名旗将的首级,才镇住溃势。金族、土族军队也难以抵挡,被迫后撤,避其锋芒。

“到了半夜,月上中天,这场血战才渐渐消止。城里城外,尸体堆积如小山,平阳河中全是鲜血,浮满了苍白的尸体,滚滚奔流。伤者凄惨的惨叫、嚎哭声,一直传到十里之外。

“略作清点,盟军折了将近八万人,而苗、木联军也伤亡过半,日华城中受到牵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战况之惨烈,百年未见。

“翌日凌晨,蚩尤兄弟声东击西,九战九捷,领军朝南突围,一路上遭到盟军接连不断地围追堵截,虽然都被他们一一击溃,却不免元气大伤。所幸雷神军与蛇族大军及时接应,才得以安全抵达雷泽。

“此后一年,战事大多集中在木族疆域,以及蜃楼城附近的沿海城邦,双方对峙互攻,伤亡都很惨烈。

“木族百姓纷纷逃难到火族境内,许多村庄城镇都被付之一炬,就连山野密林也被盟军烧成焦土,以防苗、木军藏匿其中。”

此时群鸟悲蹄,残阳已被海面吞没,暗紫黝黑的晚霞如魔怪似的盘踞天际。灰蓝色的空中,星辰淡淡闪烁。狂风鼓卷,寒意料峭。

英招等人围坐在城楼上,听着少昊回述这几年之事,神色黯然,一言不发。

拓拔野心下更是凄恻悲怒,难受已极。大荒连年战乱,苍生涂炭,无论最终哪一方取胜,百姓终究倍受其苦。

神帝当日临终之际,将神木令托付自己,便是想阻止今日之局面。若不能尽快拨乱反正,戳穿帝鸿面目,战火势必席卷整个大荒。

少昊道:“到了第二年春天,父王又发了一道谕令,让双方罢战谈和。木族经此一年大战,百姓流离失所,千里荒无人烟,到处都是破败景象,长老会求和的声音越来越响,文长老只好百般哄劝夸父,同意议和。

“蚩尤兄弟率领苗军、蛇军退回东海,我金族、火族、蛮族的军队也纷纷撤退,只有土族、水族依旧占领了木族不少疆地,不肯撤出。

“太子黄帝告示天下,说夸父沐猴而冠,窃据青帝之位,勾结魔帝,侵伐友邦,误国害民,罪大恶极,木族长老会一日不将他驱逐出境,另择贤明,土族大军便一日不离开木族疆域。

“木族长老会争论不休,分作两派,反对夸父的长老、城主,纷纷离开古田,回到青藤城,拥立青藤城主当康为青帝。到了四月初,当康便集结十万大军,与天吴、太子黄帝联盟,一齐征讨夸父。

“这一年间,大荒到处都燃起了战火。北边,龙族水师接连侵扰水族海域,依附天吴的蛮国被灭了六个,六侯爷的舰队甚至一度游弋到了北海,鸣炮示威。东边,夸父的古田军藏身山野,游击作战,和青藤军、黄土军打得难分难解。南边、北边,鬼国的妖孽又开始猖狂起来,到处散播蛊毒、瘟疫,煽动蛮族作乱。

“蚩尤兄弟则率领苗军纵横千里,时而与夸父配合夹攻,时而突袭水族城邦,六个月内攻克了二十余座城池,都采取焚城劫掠的策略,迫使水族百姓大批逃难,在木族与水族疆域之间,留下了方圆数千里的荒凉地带,使得水族的粮草补给大转困难。

“九黎苗军作战极为凶猛,经过连年征战,更是磨砺得团结一心,军纪森严。又颇能吃苦耐劳,无论多么险恶地地貌环境都能生存,连沙石都可用来果腹。在蚩尤兄弟率领下,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一年多来,更被传得神乎其神。

“最为著名的一次,是在姑射山以南数百里的山野里,苗军陷入水族、土族、青藤军三重包围,而对二十倍于己的敌军,竟毫不退缩,舍身忘死,踏着对方的尸体,吹响骨号,狂飙猛进。最后硬生生将盟军击溃,追杀出百里之遥。那里原本光秃秃的一片,寸草不生,只因此战之后,沙石被碧血侵染,变成了青绿色,所以被叫作‘碧山’。”

听到“姑射山”三字,拓拔野心中一震,眼前登时又闪过姑射仙子那清澈如春水的眼波。不知三年未见,她又身在何地?想起当年临别之时她所说的话语,心底又是一阵酸楚刺痛。

少昊嘿嘿一笑,道:“象我这等酒囊饭桶,自然是没机会参加围剿‘魔帝蚩尤’的大战了。每日坐在恒和殿中,听着侦兵报来苗寇连胜的消息,喝着小酒,看着我姑姑越来越铁青的脸色,倒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哈哈。”

英招、江疑神色微有些尴尬,西王母对这纵情声色的荒唐太子颇为厌恼,已是昆仑山上下皆知的秘密,但少昊这般当着外人之面直接说将出来,还是有些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