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二)(第2/11页)

所以,那些被山地步兵追击咬上的土匪,通常是根本还没有发现任何异状,就已经被身着迷彩服脸涂油彩的山地步兵们,好像围猎坡鹿一样团团围住,然后如雨的弩箭从各个角度射来,夺走那些领头者的性命。接着还没等余下的土匪做出反应,手持弯刀的山地步兵就从林间和树上成群窜出,迅速制造出一片鲜血飞溅,断肢头颅齐飞的恐怖修罗场——凡是被弯刀砍中的家伙,必定是非死即残不说;即使是那些因为及时投降而侥幸没有被杀的土匪,往往也会被这幅地狱景象给吓出终生的梦魇。

黎苗山地步兵的出色表现和在剿匪作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让临高穿越众不禁喜出望外。而附带的政治效应,更是值得瞩目——譬如山地步兵营第一连的连长阵焕少尉,就是昌化县“堑对寨”的阵“奥雅”(类似于头人)的儿子,原本他离开寨子自愿参军,只是为了与旧日情侣筚达见面:“堑对寨”里王、阵两大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不幸连累了筚达这个无辜的女人,害得她差点丧命。而筚达在侥幸逃脱大难之后,便选择离开寨子,到“澳洲人”的地盘上当差谋生,怎么也不愿意回寨子跟阵焕再次言归于好。

于是,为爱情而忘记一切的阵焕少爷,接下来索性也离开寨子投了“澳洲短毛”,并且在加入伏波军之后表现相当出色——跟其他那些苦哈哈的穷猎户不同,阵焕少爷原先在黎寨里就属于上层阶级,营养充足、不愁吃喝,身体强壮,本身的打猎能力也锻炼得相当出色,因此在新兵训练中就表现格外突出,无论射击还是格斗技能的评分都很优秀。后来的剿匪实战中,凭借自小锻炼出来的狩猎技能,阵焕总能先一步发现土匪的踪迹,因为一直难以赢回筚达姑娘芳心的缘故,只要是被他盯上的倒霉土匪,都成为了阵焕发泄怨念的出气筒:在追剿土匪的行动中,比起鬼鬼祟祟的弩箭偷袭,阵焕尤其喜欢用弯刀格斗,曾在一次交战中就连续砍下了四五个土匪的脑袋,余下的十几个土匪看到那些身首异处缓缓倒下的同党——鲜血还在从脖子的断口处飞喷而出,以及浑身浴血、好似魔神的阵焕,居然直接就吓得心理崩溃,跪地求饶了。

除了奋力厮杀之外,在发现筚达居然已经会认字和写字后,为了让自己能够配得上她,阵焕也向教官提出了学汉字的请求——黎人很少有愿意学文化的,这一请求赢得了上级部门的一致赞赏,立马就批准了,并在山地步兵中也设了学习班,让黎苗战士自愿学习汉字,被执行委员会视为民族融合工作的一大进步。

到了今年夏天,海南岛的匪患已经被基本清除,黎苗两族的山地步兵也跟伏波军的老部队基本完成了磨合。阵焕因为在剿匪战斗中的出色表现而受到提拔,破格升为少尉军衔,担任第一连的连长,成为第一个升为尉官的黎族人。之后又奉命带队增援台湾高雄,填补因为福宁军调走而出现的兵力空白。

对于这辈子还没怎么出过海的黎族勇士来说,从琼州到台湾实在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尽管阵焕乘坐的“高雄号”巡洋舰,已经是目前海军内除了那艘“圣船”(运载穿越者进入这个世界的货船)之外排水量最大的舰船,但第一次出海就是将近三天的连续不靠岸航行,让他还是有些精神萎靡,脚步发虚。

不过,在听到准备下船的口令后,阵焕少尉还是立马强迫自己振奋起来,在随机检查过几名士兵的装备,并鼓励了几名晕船的部下后,他就带着山地步兵营第一连列队从舷梯下船,然后沿着一条煤渣铺设的道路,向高雄市区前进——作为海军的军港和加煤站,高雄港内堆积有大量军舰和武装商船用剩下来得煤渣、煤灰,正好可以用于道路硬化工作。

跟其它港口城市一样,从高雄的码头走出不远,就是一条初具规模的商业街,看上去还挺繁荣,虽然只有一条不到500米的街道,但是两旁各种店铺林立,各种声色犬马的消遣场所和手工作坊一应俱全,连妓馆都有一所。不同肤色的水手、陆海军士兵、从浙江和福建来的客商、渔民、土著部落的居民、日本村(当时台湾的日本移民据点)来的妓女……在街巷间穿梭着。总的来说商业气氛相当不错。

尤其是穿越众开办的临高合作社高雄支社,不仅有着吸引福建沿海小商人来高雄交易的任务。高雄支社还承担着与荷兰人的进出口贸易,所以颇有规模:二层小楼,出挑屋檐,大玻璃橱窗。里面各种“洋货”琳琅满目,穿着青布“汉服风”连衣裙的中年女服务员们拉开嗓子,用各种南腔北调招揽着客户。此外也少不了几个手拿大棒,头戴大帽的朝鲜治安军——外来水手和本地土人经常因为酗酒而在街上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