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一样的二战(下)(第4/8页)

“……连原子弹都丢了出来的‘局部武装冲突’?”杜鲁门嘲讽地冷哼了一声,同时偶然转了一下脑袋,这才注意到了办公室里还有另一个人——也不知为什么,从进门之后,赫尔国务卿就一直默不作声地站在墙前,久久地一声不吭,似乎是在组织措辞,又仿佛某些要谈到的东西超出了他的思维能力。

“……怎么不开口?是有什么麻烦的事吗?赫尔先生。”杜鲁门总统问道。

“……确实是有一桩麻烦。”赫尔尽可能地斟酌着措辞,“……丘吉尔在议会遭到严重挫折。为了应对俄国人的继续进逼,他不仅寻求我们的支持,还提出了几项很荒诞的建议,比如成立德国流亡政府……”

“……德国流亡政府?丘吉尔首相到底在想什么?”杜鲁门总统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就转身回到了座位上,表情严肃地说:“……能给我仔细讲一讲,这具体是怎么回事么?”

然后,听着赫尔国务卿结结巴巴的描述,杜鲁门和霍普金斯两人的嘴巴都越张越大。

——原因无他,丘吉尔首相这一回的脑洞实在是开得太大了!

很显然,欧洲大陆上步步紧逼的红色铁流和大不列颠岛内酝酿的倒阁风潮,似乎已经让这个胖子有了精神错乱的征兆,在内外交逼的恶劣形势之下,丘吉尔对白宫抛出了这样几条匪夷所思的“反苏奇策”:

首先是让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重新复辟登基,在美军控制的半个罗马或者更南方的那不勒斯等地建立“正统王国政府”,利用王室的传统影响力,跟北意大利的红色政权争夺人心。

其次是设法蛊惑西班牙的佛朗哥将军参战,派遣西班牙军队进入法国战场,抵御苏联红军的兵锋。

如果说这两条建议虽然让人好像吃了苍蝇不太舒服,但勉强还算是正常思维逻辑的范畴的话,那么下一条建议就简直是疯人呓语了——在柏林被苏联红军攻陷,纳粹德国覆灭前夕,戈培尔、戈林等一系列纳粹骨干逃到荷兰,随后被英军俘获,邓尼茨也坐着一艘潜艇在公海上向英军投降,目前这帮人都在英国的战俘营里团聚。病急乱投医的丘吉尔,眼下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他们头上,准备在征得美国同意后就释放这些人,在伦敦组建德国流亡政府,领导德国本土的“抗苏游击队”!

甚至就连德国流亡政府的新元首人选,丘吉尔首相都已经预先安排好了——纳粹德国的副元首赫斯在四年前驾机飞到了英国企图和谈被扣,现在还在他们的监狱里。相比于其他那些臭名昭著的纳粹头目,赫斯这个家伙的履历相对干净一些,如今正好顺理成章地推到德国流亡政府新元首的位置上……

这个突破了人类想象力的主意……怎么说呢?确实,德意志第三帝国目前才刚刚覆灭了几个月,欧洲各地还残存着不少纳粹余孽。如果美英两国改弦易辙,转而支持他们恢复德国政权,并且通过各种间谍渠道,向德国境内的纳粹余孽提供军火和资金的话,那么确实是能够给苏联人造成不小的麻烦。

但问题是,如果这么一来的话,同盟国之前那些年的一切反法西斯战争宣传,就统统都完全成了笑话——真以为只要拿掉希特勒,剩下的德国纳粹就不是法西斯了吗?就算是再怎么愚弄公众,也不能这样玩啊!

想到这里,霍普金斯忍不住瞟了眼沙发旁边丢着的一本《美国队长》漫画:在这本脍炙人口的流行漫画里,希特勒固然是大魔头的形象,但戈培尔、戈林这些家伙,难道就不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妖魔了?

“……一堆荒唐到了极点的主意!丘吉尔真是疯了!我们可不能跟着他发疯!”

即使是三人之中思想最反共的杜鲁门总统,也否决了丘吉尔“扶植纳粹”的疯狂主意,顺带着把其它的点子也都给否决了。不过还没等赫尔国务卿和霍普金斯两人稍微松一口气,就又听到杜鲁门话锋一转,“……但是,遏制苏联势力的膨胀和帮助我们的英国盟友,如今也已经刻不容缓!有什么好的对策吗?”

……

如何遏制拥有核武器的苏联?如何帮助风雨飘摇的大英帝国?

这两个问题,实在是让自诩为聪明人的霍普金斯感到头疼,尤其是在不能直接对苏开战的情况下。

确实,如今的欧洲战略局势对于美国来说真是太恶劣了,大半个欧洲最精华的部分已经被苏联快刀切牛油地切了下来,一口气吞光了最肥美的战争红利。只给美英联军留下了南意大利这么一块食之无味的鸡肋,还有希腊南部的几个海岛,法国虽然还处在内战之中,但在苏联装甲集群进入巴黎之后,胜负早已成定局。

可是,纵然对苏联势力的急速扩张再怎么不满意,白宫的官僚和华尔街的财阀们也没有什么牌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