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让核爆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儿吧!(二)(第2/3页)

按照美国大使馆情报人员的粗略估计,开战以来,光是直接死于核爆的英国人,目前就已经不少于三百万,而英国在战前的总人口才不过四千六百万——战争打到了这一步,大英帝国已经不仅仅是放干了血,而是已经被打断了骨头,开膛破肚,挖出了脑浆和内脏,跟实验室里被解剖的青蛙一样,如今就剩下抽搐的劲儿了。更令人忧心的是,苏联人的原子弹似乎还远远没有丢完!他们到底有多少核弹啊?!!

想到这里,艾伦·柯克大使不由得愈发忧虑,自由阵营对抗红色阵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显露出了败像。如果美国真的打输了这场世界大战……那未来可真是让人不敢想象。

但是,地球不是绕着你转的,很多倒霉事儿都不是你不去想就不会发生的……

根据他手头获得的情报,英国本土固然是遍地蘑菇,欧洲的其它战场同样形势不妙。苏联红军正在意大利半岛上一路向南狂飙猛进,美军原本驻防的罗马和那不勒斯都已经陷落,艾森豪威尔上将刚刚把他的指挥部搬到了北非,南意大利的易手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保住西西里岛。

然后,在英军负责的西班牙战场上,由于之前美军核爆马德里,给敌方后勤补给线造成的混乱和麻烦,苏联红军和欧洲各国的志愿军短时间内无力继续进攻,双方暂时还在半岛最南端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处于僵持之中,貌似还能多支撑一段时间。但佛朗哥元首的部队已是惊弓之鸟,而且国内主要工业区丢失殆尽,军中的枪炮弹药都十分匮乏,除非能够得到美国的大笔援助,否则根本没有长时间作战的能力。而随着大不列颠岛上的故乡逐渐化为辐射废土,还有背后直布罗陀要塞升起的蘑菇云,身处于北非和西班牙前线的英军也是军心浮动、战斗意志和战斗力一起暴跌……真要打起来,估计只有一溃千里的下场。

更要命的是,面对着国土上遍地开花的蘑菇云,还有各种以讹传讹的恐怖谣言,英国人已经不想打了。

——从古至今,人类在面对自身无法抵抗的强大力量之时,首先自然是惊讶和愤怒,然后就是仇恨和绝望,直至麻木和认命,最后除了少数刚烈之人,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随波逐流,顺应其势。

虽然听起来感觉实在是很懦弱、很窝囊、很憋屈,但为了族群的生存、繁衍和延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一个人可以轻生死重义气,大家多半会翘起大拇指夸赞他有豪侠之气,哪怕粉身碎骨,也是一位悲剧英雄。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只是一个部落若是做的话,那就只能被嘲笑成是愚蠢和作死了。

因为哪怕是出于动物的本能,任何生物群体也都必须以生存和繁衍为最高宗旨。任何违反这一宗旨,让整个族群走向毁灭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或者说违反天理的——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这个道理。

而在自家国土上挨了一堆核弹,被种了那么多蘑菇之后,原本比蛮牛还要傲慢固执的英国绅士,也在冷酷的死神面前渐渐开窍了——宛如世界末日的核爆场景,让人痛入骨髓的辐射污染,随时可能毁灭整座城市的恐惧心理,就好像中世纪的黑死病一般,把他们的光荣、自尊和骄傲统统都给彻底碾碎了。他们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盼着这种如同噩梦般的日子尽快结束,不管是丧权辱国也好,跪地求饶也罢,都无所谓了。

落到了这样的天地,小命都要全没了,家族都要绝嗣了,还要留着面子和尊严干什么?

相反,由于几乎不可能穿越整个欧洲去核爆苏联本土,所以驻欧美军对欧洲各国的核打击,除了收获欧洲各民族的刻骨仇恨之外,却完全伤不到苏联的半根毫毛。相反,若是能够把欧洲大陆彻底打烂,逼迫欧洲各族人民逃亡到苏联,斯大林或许还会开心得乐不可支——若是涌进来几百万上千万高素质的西欧移民,困扰苏联多年的劳动力缺乏问题可就一下子解决啦!西伯利亚大开发的成功指日可待啊……想想整个欧洲的文明人都被美国核弹驱赶,哭着喊着移民苏联去开发西伯利亚的场景,艾伦·柯克大使就感到好一阵心塞。

……

不过,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艾伦·柯克大使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劳心劳力、杞人忧天。

因为,他的生命已经悄然走到了终点,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想这想那,为别人和国家考虑什么了!

——正当艾伦·柯克大使端详着画满了蘑菇云的英国地图,思考着合众国在欧洲的下一步外交策略之际,一道耀眼的强光突然从办公室的玻璃窗外传来,瞬间就淹没了周围的一切,只剩下了几声凄惨的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