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没当一回事(第2/3页)

“貂豹铁骑的数量有五千五百,精锐步卒甲士数量超过一万。”刘彦说的这些数据是从拓跋代国那边传过来,并不一定正确。他又说:“上面那些是兵器和甲胄精良的慕容燕军,更有接近五万兵器和甲胄差一些但是善战的步骑。要说质量,可能不会比羯人本族军队差多少。”

慕容燕国南下是集全国之力,精锐部队倾巢南下不谈,举国动员之下还有更多的军队,传到青州这边的情报显示,慕容皝带着接近四十万的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北平郡,与石斌率领的幽州军隔着一条濡水正在大眼瞪小眼的对峙。

“不就是因为石斌重视慕容燕军,我们才好捡便宜嘛。”桑虞乐呵了很久,笑着说:“我们没有打算过份刺激石斌,但我们过去肯定是会打乱他的计划,却不知道慕容皝会怎么抓住机会。”

章武郡是冀州的一个郡,但它是处于冀州与幽州的边缘地段。幽州军东北方向的北平郡有四十来万的慕容燕军,南边又来了四五万汉军。上一次各方汇集下密会盟,虽说是没有达成什么同盟,可石碣赵国的那些人并不知道,哪怕是真的没有也必然是要被认为是个阴谋,那么石斌不紧张就有鬼了。

汉军北上进攻冀州会间接帮助慕容燕军进攻石斌为首的石碣赵国幽州军,但显然哪怕是这样也必须打。

想想两宋是个什么情况就知道了,黄河之险不足守,那是因为黄河冬季会大面积结冰,冰层还是厚度足够,那么一年冬季的结冰时期黄河根本就能够任意通行。相比之下长江哪怕是局部会结冰,但因为纬度的关系冰层可厚不到哪去,少数一些人或许能够从冰层之上过河,但必须是小心翼翼,不可能像黄河那样。

能够进攻并占领到章武郡区域,虽说离燕地还有一些距离,没有将所谓的燕云之地完全控制在手,但至少是拿下了一半。而这一半地盘的重要性大到刘彦哪怕是面对石虎真的率军来攻,也必然要不惜代价地拿取!

只要懂得一些地理常识,至少是懂得必须控制战略要地,就会明白刘彦的选择无比正确。桑虞就是明白人之一,不但是他,连带纪昌也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因此纪昌才会在与姚弋仲所部一战的最后收尾阶段放弃即将到手的荣耀去冀州。

“孙伏都或刘闿、路永,他们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刘彦问的是这些人来救援姚弋仲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最多只停滞五天。”

姚弋仲这一部残兵败将是在慌乱之下突围,他们携带的粮食经过十来天的消耗肯定是要见底。

军事上有一句叫“哀兵必胜”的术语,远不止是说哀伤之后爆发的军队破坏力强,还包括一支陷入绝望的军队爆发出来的死志会有多可怕。

按照刘彦等人之前的估算,也是从一些投降的敌军将校那里获得情报,姚弋仲所部残兵携带的粮秣至多就是支撑半个月。

刘彦到来之后,这边的汉军又向他汇报发现羌族人杀马为食的信息,结合起来的结论就是五天就要出现结果,不管是歼灭还是接受投降。

“君上,是不是派人与之接触,稳一稳姚弋仲,免得……”桑虞还是没有将“狗急跳墙”这四个字说出来,不是他有多么尊重姚弋仲,是如果连自己的敌人都不尊重,那又怎么肯定自己取得的战绩?他想了想才又说:“臣还是那个意见,君上可以不接受姚弋仲的条件,但接纳投降有利于君上日后的霸业。”

几百万的羌人呢!哪怕只是得到表面上的归附,政治意义上的价值也是难以估量。

再来是接受姚弋仲的归降远比干掉有意义,至少可以给石碣赵国的其余将校一个投降能够活命的希望,有利于今后对石碣赵国的将领进行招降。

桑虞的意见还算是相对“中立”,提议接受姚弋仲的投降,但是不保留其爵位、官职,倒是要承认其羌族总领袖的地位。他认为应该承认羌族总领袖,当然还是姚弋仲掌握在手中,甭管能不能用得上,那都是政治资本,至少石虎就该小心自己治下的羌人了。

纪昌的意思就比较……怎么说?他是建议刘彦直接歼灭姚弋仲所部,连带姚弋仲也是干掉。理由是双方俨然已经成为血仇,有了司马皇室的教训,绝对不能再重演一次。

当然了,纪昌并不是说对待异族应该斩尽杀绝,他的意思就是异族的高层应该全部干掉,留下愚昧的底层慢慢消化和融合就好了。他甚至认为不但要干掉所有异族的高层,连带那些精英分子也该全部干掉,乃至于是从文化和历史痕迹上完全抹去,就当没有某个异族存在过。

如果说桑虞是“中立”,纪昌是“霸道铁血”,那么也存在一些“王道”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