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没当一回事(第3/3页)

对于华夏文明来讲什么是“王道”呢?大概就是以德服人,或是使其感动而后教化。拿这一次来讲,一些人认为应该接受姚弋仲的条件,好使其感动流涕并且死心塌地为刘彦所用。那样一来的话,数百万的羌人将会成为刘彦的人。

可以说,刘彦听到所谓的“王道”意见之后的反应很直接,先是问还有谁是相同意见,问完之后也没怎么地,就是海外有多处岛屿需要官员,这些脑子有坑的人还是去岛屿上吹风外加捕鱼去吧。

华夏文明不止一次进行过“外圣内王”的统治,这种国策被歪楼的儒家认为是教化大道,也就是说什么好东西好玩意自己会了肯定要教导蛮夷,只要将蛮夷教导成文明人,那么同是文明人肯定就能使用文明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不是时不时来打草谷啥的。

没有歪楼的儒家教化大道其实也是类似的套路,但执行起来压根就是两回事,不是使用文字教导蛮夷怎么变成文明人,是在某地设置一个“校尉(中郎将)”或是“都护”,比如匈奴校尉(中郎将)之类,或是“西域都护”。总之,能动手的绝对不动口,不听话就杀到听话,杀怕了就什么都好谈了。

刘彦心中早就有计较,姚弋仲识相一些赶紧无条件投降,姚弋仲要是不识相那就去死。

绝对不是刘彦虎躯一震脑子犯抽的狂妄,对于他来讲数百万羌人又怎么地,世界上有汉人这一民族就足够了,不是讲绝对的血统,是血统和文化的两方面,去干那种将族裔分得清楚,然后又给予少民优待的事。少民不会感激不说,主体民族还会心生怨怼,完全是自讨苦吃。

刘彦的想法很直接,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得不到绝对的忠心,收拢来根本就是个大麻烦,或许羌人会暂时安稳,但要是有可能发生像是东汉末年西北旧事,还不如一开始就抱定决心干脆驱逐或是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