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两个不同的投降派(第2/3页)

昝坚是货真价实的当代人,对于现在的底层人物会是什么想法能大概猜出,他下令:“执行连坐,一什有一人侍中斩全什,一队有五人失踪斩全队伍长、什长、队率,再上则斩屯长、曲长……”

仿佛是在开玩笑那般,昝坚这边刚执行连坐惩罚制度,城外的汉军开始喊话,喊的是投诚者不但好吃好喝招待,李氏成汉灭后还会得到归化身份,家人也将被优待,等等一些听着实惠或是纯粹诱惑的话。

昝坚气得哆嗦的是,汉军专门为他的临阵倒戈开出价码,将军什么的是别想了,可以从校尉身份干起,爵位起步是第四级的不更。

事实上桓温开出的价码并不低,冉氏秦国那边在被收编时就是类似的起步,真可以称得上是良心开价。然而昝坚并不知道那些,理所当然就会觉得是侮辱。

“本将不气,一点都不气。”昝坚面对过来劝解的王嘏,说道:“桓温是在激怒本将,想要让本将放弃城池优势出去野战。本将才不上当!”

王嘏看着很平静,他没有告诉昝坚的是,本人已经想到了一点,那就是南郑要是能坚持下来也就罢了,一旦南郑有失守的迹象就会写信或亲自去劝李势举国归降。

没看错,王嘏就是真的要劝李势别挣扎,认为既然无法避免的亡国的话,那就以举国投降换取李氏一族的保全。历史上,李氏成汉面对桓温率军入侵时,就是他和散骑常侍常璩一块劝李势投降,而李势还真的就投降了。

散骑常侍常璩现在是在宕渠郡的首府宕渠城。

宕渠城就位于不曹水西岸,而不曹水是与宕渠水相连,同时不管是不曹水还是宕渠水都能算是汉水的分流。

常璩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以目前的平均寿命来讲能够称为高寿。他的样貌看去已经尽显老态,身子骨看着却还算硬朗,有着读书人该有的斯文气,现在却是一脸的忿怨正在与一个看上去同样老迈的人交谈。

“伪汉乃虎狼之国,若是蜀地为之统治必然要遭受更多的苦难。”常璩对面的人叫龚壮,龚壮是一名巴西隐士。他向着东南边一阵做鞠,说:“相比伪汉,晋室才是正朔,若是蜀地非要易手,晋室才是良主。”

常璩的忿怨有很多原因,在李期、李寿在位时,他是作为史官,江原(今四川成都崇州)的常氏一族因为在蜀地有威望的关系先后受到李期和李寿的善待,倒是让常璩对李氏成汉有不少的归属感。李势登位之后他被晋升为散骑常侍常,可升官并没有给他多少快乐感,理由是李势表现出一个昏君该有的所有品质,与他相知相熟的大多数清流被李势清洗,再加上蜀地的大量士族利益受损,可以想象他是多么不待见李势。

东晋小朝廷那边是世家分割自治的实际情况,别提同样是世家出身的常璩屁股会选择往哪靠。相比起东晋小朝廷统治后世家的利益会得到保证,汉国对待世家的举动早被传的沸沸扬扬,那么蜀地的世家要能选的话,肯定是选择东晋小朝廷成为蜀地的主人,不会是汉国将蜀地纳入统治范围。

十分明白地讲,常璩就是一个“哈晋派”,向往着东晋小朝廷疆域内世家的权力,能够跻身进去只会感到愉快而不会有什么不情愿。之前李寿还在的时候,鉴于常氏一族没少被照应,他当然是不好直接表现出“哈晋派”的一面,李势登位之后荒唐到没边也不好表现出来,等到汉军入侵而前线一败再败再表现出来,那就是为了蜀地世家全员的着想了。

宕渠郡现在就在遭遇殷浩所率的汉军入侵,汉军是上庸方向杀来,先攻取了巴东一带,而巴东其实是属于东晋小朝廷疆域。

殷浩所部在攻打巴东时并没有遭遇到多么顽强的抵抗,原因是东晋小朝廷现在最重视的是寿春到京口的沿线,位处东晋小朝廷版图的西北疆域事实上已经是被放弃和抛弃,理由是能将寿春到京口一带防御下来,那么现在失去西北版图上的疆域以后也能拿回去,一旦寿春到京口一带丢了,那肯定是一切皆休。

巴东郡就在长江水道范围之内,殷浩所部能够快速且轻易地拿下,那是因为汉军的内河舰队完全发力,偏偏巴东的长江河段自先秦就已经被开发得相当完善,再有东晋小朝廷放弃的因素,殷浩所部想慢都慢不下来。

与常璩一样,龚壮事实上也是一个“哈晋派”,后者“哈晋”还能“哈”得理直气壮,原因是龚壮的父亲和叔叔都为李特所杀,因实力相差悬殊无法复仇。直至李寿驻守汉中与李期争斗时,以龚壮善谋多次前往礼聘请教。龚壮虽不出仕,但教其先出手取成都,称藩于晋之计。李寿依计发兵夺位,然功成却改国号称帝,更以龚壮之功聘其为太师但仍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