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两个不同的投降派(第3/3页)

如果说常璩是站在世家的角度希望蜀地被东晋小朝廷所统治,龚壮想得更多的是百姓,不过龚壮的为百姓则是以自己的思想和出发点来做考虑。

这年头有清晰民族观念的文人不多,毕竟不管是孔老夫子还是后面的绝大多数大儒都是教导“有教无类”,简单点的说就是“信我者,就是自己人”,文明点则是“蛮夷入华夏则华夏之”,别期望有这种观念的人会有明确的民族观念,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

李氏成汉是一个由氐人和羌人作为统治阶层的国家,不过这个国家在汉化上的进程其实还算不低,奇怪就怪在真正的汉家苗裔却从来不缺被凌辱的经历,也就是一些实力足够或是有名声、有实力的家族才得到当权者的“惯着”。

在龚壮眼中,新出现的汉国是一个奇怪又不伦不类的国家,尤其是常年征战和各项大工程体现出了不体恤民力的情况非常严重,深切认为百姓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压根就是遭罪。

“以我们的威望,联络晋军入蜀必定会被欣喜。”龚壮不想当的是李氏成汉的官,对于成为东晋小朝廷官员一份子还是有兴趣的。不过他觉得引晋军入蜀可不是为了当官,是像曾经的张松引刘备入川那样,一样是为了百姓的同时也可以在青史上重重地留下一笔。他问:“想必晋室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伪汉攻夺蜀地?”

蜀地对外交通不容易,常年处于信息封闭的现状,别人不下大工夫不会清楚蜀地是个什么模样,同样蜀地的人想知道外面的事情也不容易。不管是常璩,还是龚壮,哪怕是汉军攻占巴东都以为是晋军一时不防,他们根本就不清楚东晋小朝廷目前面对的是什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