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大善人家的诡事(第3/4页)

王七麟狐疑地问道:“这么简单?”

沉一莫名其妙地说道:“破境吧不就是这么简单吗?不会有人觉得修为破境很难吧?水到渠成的事,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事,阿弥陀佛的事。”

他还给王七麟传授经验:“有时候破境会困难一些,这时候就得多喊几声阿弥陀佛。”

王七麟默默的推开他,终于明白修成金身罗汉的无风大师为何会选一个傻子做弟子。

没办法,傻子天赋太好,含着泪也得收下他。

他去往公堂,坐在案桌后看着两卷书发呆。

武翰林把他调到上原府是为了维持秩序,前朝余孽要在过年前搞出动乱的事不光黄君子知道,武翰林更是知道。

钟无期把他调到上原府是为了收拾与刑天祭相关的人员。

然后钱笑这狗日的还给他留下老大一个烂摊子。

三件事没一个好解决的。

王七麟搓搓脸,决定将三件事串成一件事来办,他先看看钱笑留下的案子中所牵扯到的人,有没有与刑天祭相关的。

两册子书对比着翻看,他还真找到一个相关人。

或者说他找到的是一户相关家庭。

平阳府外多山地,老百姓为了有口饭吃只好靠山吃山。

他们围绕着山地来屯田,一座土丘上上下下几十圈的农田田埂往往属于一个大户人家所有,这是上原府特色的地主模式。

这般模式之下,地主们的财力就靠拥有几座农山来展现。

来报案的地主是周边一带财力最大的一户人家,姓冯。

因为他们家拥有的山头多所以家主被人称为冯多山,又因为老先生喜欢做善事,故而又被叫做多善先生。

十月的时候冯家有子弟来报案,说他们家府邸的一条路上出现了诡事,每到子时就会起雾。

冬天起雾是挺常见的事,但这冯家却是到了夜晚一条小路上就出现雾气,而且不是寻常冬雾,是烟雾!

这烟雾起的很快,透露着一股老叶子烟的气味,就像是几十上百个老烟枪凑在一起吞云吐雾。

烟雾中时常会出现一个似人似兽的黑影,它贴着地艰难爬动,有人进入过雾气,听到它反复说一句话:拉一粑粑。

这句话传了出去,一些有见识的人说这是在闹伺便鬼。

冯家有钱有势,碰到区区伺便鬼自然不怕,他们立马请了一位颇有名气的道士来驱邪。

可是道士进入烟雾中后再没有出来。

他就那么消失了。

一看道士不行,冯家又请了个和尚。

这和尚更有名气,法号金盏,据说是东洲大佛门清净山的弟子,上原府中有一户人家被个百年恶鬼给缠上了,就是他用一把禅杖给解决的事。

然后,和尚进入烟雾中后也没了。

这下子冯家可就害怕了,冯家一个子弟跑来报了案,钱笑带人去看了看,据说还与那鬼交了手,最终不敌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王七麟看了直皱眉头,他把驿所留下的另一位小印叫了过来,问道:“这冯家小路鬼雾案,你去过现场没有?”

小印叫做于梦中,他与王七麟老家牌坊乡的小印孙缪一样都是一名香客。

但大地方的小印就是不一样,人家于梦中修的是正道香谱,叫做《赏善罚恶三十六香道》。

于梦中为人忠正耿直,他听了问话后抱拳道:“回禀大人,钱大人没有带卑职前去冯家,不过这案子卑职倒是有所听说。”

王七麟点点头道:“说。”

于梦中干脆利索地说道:“钱大人带他的嫡系进过烟雾中,然后看到烟雾中确实有鬼,他们出手之后却落于下风,于是惊恐之下逃了回来,并将案子封存。”

王七麟一拍桌子怒道:“钱大人真是有种!”

案子没有详细记述,他只好带上于梦中出城去冯家看现场。

冯家所在的地方就叫冯家营,于梦中给他讲解,冯家老爷子冯多山在太祖皇帝三十年的时候便拖家带口来开辟荒山。

“大人知道,前朝将我九洲折腾的十室九空、民不聊生,上原府民风彪悍,老百姓活不下去就做了山贼,一直到太祖皇帝荣登大宝后三十多年这府城外面的山里还被山贼占据着。”

“那时候在这荒山野岭里屯田可是苦差事,不光劳累还危险,时不时就有山贼光顾。”

“老百姓哪有本领与山贼斗?衙门和护军又不能挨个山头驻军庇护,他们只能与山贼周旋。”

“山贼上门要粮食就给粮食、要钱就给钱,往往辛苦个一年,到头来却勉强能吃个饱饭饿不死人。”

“冯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山辟路,最终挣出来一个冯家营的地名,现在冯家营辖九个山头四百多户人家,全依仗冯家老爷子冯多山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