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大善人家的诡事(第4/4页)

“冯老爷子仁义,对佃农和庄子里的仆役都很好,他们家对佃农收的租子是方圆百里之内最少的。”

“还有冯家营里谁家老人孩子生病,他都会让家族子弟带上点心去瞧瞧,今年大雪灾,冯老爷子给营里按人头一人发了二十斤粗粮,足够营里百姓熬过这一冬了。”

提起这位冯多山老爷子,于梦中赞不绝口。

王七麟却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别的味道,便问道:“你知道冯家与刑天祭之间有勾连?”

于梦中苦笑道:“这事上原府里许多人都知道,冯家早年日子过的苦,为了能活下去,他们只好卖家中孩子换钱。这是冯家老夫人心头一直的痛,冯家日子好过之后她便深居佛堂中日日吃斋念佛给家里赎罪。”

他又补充道:“王大人,冯家真的是大善人,他们早年卖家里孩子也不是单单为了自己,那时候他们家里已经有仆役了,他们卖孩子换钱买粮食也是为了养活仆役。”

王七麟淡淡地说道:“放心,本官会详查此事。如果他们不是与刑天祭有勾连,而只是为了多卖钱养活家口才把孩子卖过去,那本官不会治他们罪的。”

冯家营隔着府城很近,算是个郊区地带,出城之后走路两炷香时辰就看到一些梯田似的土山,这就是冯家营的地带。

冯家宅敵在最大一座土山的山顶上,宅子面积很大,在前朝是个道观来着。

前朝作恶多端,太祖皇帝揭竿而起,九洲群雄纷纷响应。

修士中的道家素有逢乱世济世救民的说法,大小道宗纷纷派人下山支援太祖皇帝,最终一番乱世过后,许多道门断了传承。

大土山上这座道观占地面积有十几亩,外面一圈围墙里面房子是拆掉新建起的,冯家营百姓全住在里面,跟个小村庄一样。

他们一路走来,好几个路口有粥铺,树起的旗子上有斗大的‘冯’字,这都是冯家营的施粥铺。

王七麟去看了看,锅子里煮的是粗粮兑野菜粥,颇为粘稠,对于民间施粥铺来说这已经很良心了。

他们上门,冯家营家主冯多山带着两个儿子亲自前来迎接。

冯多山今年七十岁,但身子骨很硬朗,可能早些年亲自下地干活多有锻炼的缘故,他至今肌肉结实,走路带风、声音洪亮,眼睛不花、耳朵不聋,像江湖豪杰要多过像一名乡绅。

他虽然住在城外,但在城内有买卖,与官府衙门时常打交道,所以一看王七麟的官服便认出他身份,赶忙拜倒在地:“草民冯多山见过铁尉王大人。”

王七麟微笑道:“冯善人无需多礼,本官这次来是想查看一下你宅子里的诡事,事情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吧?”

冯多山苦笑着摇头,道:“没有解决,不过起雾的小路已经被草民封起来了,就当没有这条路,倒也是相安无事,所以不管也罢。”

他的一个儿子说道:“爹,怎么能不管?那烟雾起的越来越多,比最早时候已经大了一倍,若它最终能覆盖起咱们整个冯家营怎么办?”

冯多山皱眉喝道:“闭嘴,爹在与王大人说话,你没大没小插什么嘴?”

他又冲王七麟抱拳致歉:“对不住,草民管教无方,犬子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这么无力,让大人看笑话了。”

王七麟道:“冯善人客气,令郎说的对,诡事必须得解决,不解决怎么能行?你带我去出事的小路上瞧瞧吧。”

冯多山问道:“无需这么着急吧?不如大人先坐下喝一杯热茶去去寒?”

王七麟摆手:“先看看情况,待会本官还有话要问你,到时候有的是饮茶时间。”

出事的小路是冯家营最主要的通道,前后周围有二三十户人家。

最早发现闹鬼的就是这些人家,诡事迟迟未能解决,他们害怕之下开始摆放各种镇物,什么泰山石敢当、真武大帝镇魔图、钟馗像等等。

还有孩子出来撒尿,他们被要求围着自家屋子转圈尿,以童子尿辟邪。

最厉害的是一户人家在门口挂着块红艳艳、黑乎乎的布条,冯多山二子冯求真介绍说这是一块骑马布。

于梦中差点晕了,他说道:“骑马布阴邪,最能招鬼好不好?快拿掉快拿掉。”

王七麟看得好笑,这都是些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