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4/6页)

轻轻的,如同羽毛拂过一般,却带着他的体温,炙热而鲜明,在她的发丝间一触即离。

阿檀后退了一步,仰起脸,望着他。

摇曳的火光在他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明灭不定,然而他依旧那般英俊而刚毅,轮廓鲜明,带着金刃的锐气,咄咄逼人。

他从容地道,“长安来日可能生变,但渭州已经告急,两相权衡,自然以渭州为先。眼下局势颇多蹊跷之处,换个旁人,只怕应接不力,若是因此延误军机,迟一日,则傅侯多一分凶险,还是须得我亲自前往才能放心。”

“好,那就好。”阿檀想要哭,强行忍着,说话的时候就带了一点鼻音,连她自己也没有发现,那其实是一种撒娇的意味,软绵绵的,就如同她从前和他说话一般。

嗯,她说“好”,只要为了这一个字,他可以像一个鲁莽的、不更事的少年郎那般,为她做任何事,什么后果都不去想。

秦玄策一抬手,后面两个武将上前,朝阿檀抱拳:“末将李亦江、陈长英,见过傅娘子。”

秦玄策指了指这两人,道:“此二人,乃我手下得用部将,他们领着我贴身精锐的卫兵三千人镇守此处,我另外安排了五万兵马留守在长安城外以做接应,这些人都是追随我多年的兄弟,勇猛且善战,一定会护卫你和念念的周全。”

两个武将肃容躬身:“奉大将军令,保护傅娘子母女,吾等当以死效命,只要一息尚存,绝不敢负大将军所托。”

秦玄策颔首,又沉声道:“左武卫大将军钱塘山是我的人,若内庭有什么异动,他会设法通风报信,大致便是如此吧,总之,你们在长安万事小心谨慎,我会尽快赶回来的。”

他布置得诸般妥当,确实如崔明堂所说的,为了她,他什么都是肯的。

阿檀怔怔的,觉得有很多话堵在心口,又不知道要和他说什么,嘴唇动了动,最后只是轻轻地道:“多谢你费心了,你……也要多多照顾自己,千万带着父亲平安归来。”

“嗯,你放心,哪怕我自己回不来,也会护得傅侯平安归来。”秦玄策好似笑了一下,用轻松的语气回道。

她分明不是这个意思,阿檀抬起眼睛,怒视他。

可是,她的睫毛上缀着露珠、眼眸中噙着泪,如同春光秋水,宛转流淌,她生气的时候还带着似是而非的忧伤,叫他的心都要融化了。

秦玄策转过脸,客气地对崔明堂道:“崔少卿,我需要有人去兵部方大人处送个信函,劳烦,你去一趟。”

这就是明着要把他支使开了,崔明堂苦笑了一下,拱了拱手,也没有耽搁,当即去了。

而其实秦玄策只是对阿檀道:“我马上要走了,想再看看念念,可以吗?”

阿檀轻轻地“嗯”了一声,从丫鬟手里接过琉璃灯盏,自己掌着,带了秦玄策进屋。

念念已经睡着了,趴在枕头上,腮帮子被自己压得鼓了起来,嘴巴张成一个小小的圆,睡得香香的,就像一只小猪在呼呼。

天真无邪。

秦玄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把这孩子连同身上的小毯子一起抱了起来,抱在怀里,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像捧着稀世的珍宝,舍不得放手。

她的脸蛋圆圆的,很漂亮,她的鼻子翘翘的,很精致,她的小手短短的,很可爱,这是他的念念,心肝宝贝小念念,怎么看都觉得好看,这世间简直再没有姑娘比她更好看了,就和她的母亲一样。

秦玄策有点控制不住自己,把这孩子抱得更紧了。

或许是他身上坚硬的铠甲硌到了念念,她在梦里被惊扰到了,不太高兴,扭动起来,蹬着小脚,发出 “哼哼唧唧”的声音,秦玄策又吓得不敢动了,手脚都僵在了那里,用求助的目光看了看阿檀。

阿檀伸手,把念念接了过去,拍着她,用细细轻轻的声音哄了两下。

念念很快安静了下来,蜷缩在母亲的怀抱里,咬着自己的手指头,像是靠住了避风港,又睡得熟了。

门外有人轻轻地在叩门。

“遵大将军之令,各部兵马已经集结,现于北城门外待命,请大将军示下。”

秦玄策后退了两步:“阿檀,我要走了。”

阿檀抱着念念,望着他,喃喃地道:“你……多多珍重。”

仿佛和他之间再没有其他的话要说,唯有“珍重”二字,勉强可以出口。

“嗯。”他低低地应下了。

他转身离去,临到门口的时候,又停住了脚步,回过头来,定定地望着她。

屋里烛火已熄,只有隔着帘子的一盏琉璃灯,半是胧明,一切都显得影影绰绰、隐隐约约,包括人的神情以及心思。

“阿檀。”他很认真地问了一句,“能不能让我抱你一下?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