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阪之夏(下)(第4/5页)

随后日鲁格的骠骑兵手持精钢马刀,跟着骁骑兵突击的路线,直接就开始了收割。

平贞盛绝望的举起他的长枪,怒吼声还未出口,一根熟铜锏就击打在了他的头上。

随后呼啸而过的骑兵纷纷用各种武器招呼着他,直到这位勇将被砸的脑浆迸裂,他也没能杀掉一个敌人。

而这,只是一个个小小的插曲,真正的战斗,在藤原秀乡这边展开了。

对付藤原秀乡的,是慕容信长亲自率领的白袍银鞍昭义郎。

由于战马都是速度极快的河西龙马,所以实际上平贞盛并未为藤原秀乡争取到多少时间。

等藤原秀乡和麾下骑兵们披甲上马,白袍银鞍昭义郎以及突击到七八十步的距离上了。

倭人武士的伴当和郞从们绝望的拿着木枪想上前阻击,为他们的武士赢得短暂的宝贵时间。

但是,狂风骤雨般的箭矢,将这些连一件竹片甲都没有的郞从,狂暴的射翻在了地上。

许多郞从甚至都没看清敌人的相貌,就已经捂着脖子在地上挣扎了。

这种远超虾夷人的骑兵冲击,瞬间就击破了他们脆弱的心房,连哭嚎都来不及,许多人在同袍倒下的瞬间,就为冲击而来的白袍银鞍昭义郎让开了通道。

慕容信长手持他的亮银长槊冲在最前面,身边相伴着的,是最精锐的五十骑心腹。

这里有他瓜州慕容家的儿郎,有河湟谷地上的吐谷浑旧部,他们组成了最尖锐的锋矢,猛然向着着甲完毕,但是还没有跑起来的倭国骑兵冲去。

三十步了,所有人随着慕容信长的动作,整齐划一的拿出了腰间的角弓弩。

到了此时,张周的角弓弩比起唐时更加精巧,体积也更小的一些。

力度只有一石三四左右,但仍然比马弓要强上很多,小巧的体积,使得它可以用一只手就端起瞄准,十分适合在马上冲锋的时候施放。

说白了,这就是一把冷兵器时期,只能打一次的手铳。

它规避了冲锋时使用马弓必须要侧过身体才有准头的毛病,也解决了马弓软弱无力毛病,但只能施放一次。

可这就足够了,三十步上,一石三四的动力,威力无与伦比。

本来就只能穿着劣质甲胄-挂甲的倭国骑士,纷纷从战马上摔了下去,为白袍银鞍昭义郎的冲击,‘让开’了一条通道。

藤原秀乡绝望的看着这一切,敌人来的太快了,三百步就开始缓缓加速,到一百步内跟风驰电掣一般。

在倭国,能跑出这样速度的,只有他胯下这匹褐云,但敌人竟然上千匹战马都是这种宝马,足以见到双方的差距如何巨大。

绝望中,藤原秀乡身穿红色大铠,这是他从平将门身上拔下来的。

那位自称天皇的反叛者之所以在东国有着刀枪不入的美名,实际上就是靠着这套大铠。

慕容信长也看着了对面的倭将,已经很久没人敢在他的面前如此举着长枪挑衅了。

好大儿先是指挥着麾下的昭义郎将藤原秀乡的骑兵直接冲散,然后一一捅杀,只留下了这个看起来就是首领的倭将。

藤原秀乡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始加速,他的目标,周围簇拥的燕寇已经帮他指明了。

那是一个全身包裹在银色甲胄中的贼将,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哪怕身为敌人,见了他的容貌也要称赞一声的地步。

慕容信长也缓缓策马向前,待到了二十步上,他已经有八成把握一槊就将对面这倭将给打下马来了。

可就在此时,对面的倭将用极块的速度扔掉长枪,同时从怀里掏出了一把设计很精巧的弩箭,随即扣动了机括。

这才是藤原秀乡的绝招,他的祖上是遣唐使的一员,在一个机缘巧合下,从大唐学习到了这种小型弩箭制作的方法,随后就敝帚自珍的藏了起来,当成了家族的秘密武器。

藤原秀乡之所以能讨平号称无敌的平将门,靠的就是抵近了突然释放弩箭,将毫无防备的平将门射翻在地上。

今天,藤原秀乡也指望能奏效。

可就在藤原秀乡扣动机括的同时,他胯下的战马惊叫一声,直接把他从背上栽了下去。

原来慕容信长的马侧安装着踏弩,他脚尖轻轻一蹬,弩箭在藤原秀乡偷袭之前,就射穿了他坐骑的胸腹。

这一摔,藤原秀乡手中短弩发出的弩箭也不知道飞到哪去了,人天旋地转的栽下马来,很快就被擒住了。

“为什么?为什么你们要侵略我们的家乡?”

引以为傲的宝甲、宝马和神弩在敌人面前都起作用后,被死死按在地上的藤原秀乡只剩下了愤怒。

他愤怒的抬起头,怨恨又不解的看着状若天神俯视着他的慕容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