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不敢言(第3/4页)

浓重的药味儿,顿时扑面而来。

陆锦惜闻见,顿时想起自己刚到陆氏身体里的时候,也是这般重的药味儿,只一闻便觉得满嘴满心都是苦涩。

这还是她头一次真正来拜见这一位传说中权倾朝野的宰辅,大夏文官第一品,太师顾承谦。

尽管有心理准备,可当她看清楚对方此刻模样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

当日寿宴上所见的顾太师,尽管身子骨不很健朗,可气色还是好的,当着那许多宾客的面,谈笑自若,怎么看都是真正的当朝太师。

可这才短短几天?

人靠在榻上,浑没了精气神,看着竟苍老得吓人。唯有那一双似乎已将世事看透的眼底,还能窥见几分叱咤的感觉。

“晚辈锦惜,拜见太师大人。”

因知原身父亲陆九龄与顾太师交好,所以陆锦惜谦卑地称了一声“晚辈”,躬身下拜。

因着今日天气还不错,她穿了一身颜色浅淡的湖蓝色春衫,雪色的百褶裙翩然地散开,脸上只点了薄薄的妆容,看上去很是素净温雅。

顾承谦抬起头来看着她,只觉得又熟悉,又陌生。

站在他面前的,便是陆九龄那个视如珠玉的闺女陆锦惜,便是如今掌管着大将军府的陆二奶奶,便是昔日驰骋疆场的薛况的……

孀妻。

许多年以前,他还抱过这个小姑娘,一眨眼长大了,嫁人了,可岁月在她身上似乎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

于是,顾承谦才恍惚地想起——

是啊,她现在才多大?

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七,却已经守了寡。

这一瞬间,他竟不由得悲从中来。

六年前,薛况殒身沙场的时候,也才二十七!正是意气风发之时,本该纵横捭阖,建功立业!

可如今呢?

铁血忠魂,殒身他乡,尸骨无存!

放在锦被上的手,忽然握得紧紧的,却依旧颤抖个不停。

顾承谦咬紧了牙关,才能控制住那冒出来的满心悲怆,就这么看着陆锦惜,却仿佛看到了昔日的薛况。

常日里冷肃着一张脸,治军严明,可与军中弟兄们走在一起的时候,却少见地开怀。

冷静,自持。

只有在戎装覆身、刀剑在握时,能窥见那一身英雄气概……

“你起来吧……”

顾承谦眨了眨眼,眼前那幻影便消失不见,说话的声音则迟缓滞涩,像是没了力气。

陆锦惜本只准备去拜会拜会唐氏,并没有想到会被老太师接见。她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并不犯怵,但对于顾承谦叫她来见的目的,却有些不明白。

不知怎地,她想起的只有顾觉非昔日胡言乱语的“娶你”云云。

一时间,便在心里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听见顾承谦叫她起来,她恭敬的谢了礼,才起了身,将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端庄地立着。

顾承谦就这么打量了她许久,久到陆锦惜都要以为他其实要睡着了,他才开口说话。

“陆兄是养了个好女儿的。我与你父亲乃是故交,算辈分,你还该喊我一声‘世伯’,一眨眼,竟已经过去十一年了……”

十一年?

那不正是陆氏奉旨嫁给薛况的时候吗?

陆锦惜听着顾承谦说话,总觉得这一位老太师似乎哪里不对劲,但又因为对过去的事情所知甚少,猜测不出。

她保持着沉默。

顾承谦也未对此有所察觉,只是转过眼来,看着虚无空中的某个点,慢慢说着:“我那不争气的大儿子,离家上山有六年,着实不很像话。听说昨日他在阅微馆,收了你家那小孩子为学生……”

莫名的,陆锦惜心头一凛。

顾太师与顾觉非之间应该是曾有过什么不和的,但随着顾觉非在太师寿宴上归来,京中人人都觉得这陈年旧账就算是揭过去了。

可她却记得,寿宴结束天将夜时,出现在巷中的顾觉非。

身上沾着狼狈,脖子上还有点伤痕。

那模样,明摆着是被谁用药碗砸了。

这偌大的太师府里,谁敢这样不要命地对身为顾大公子的顾觉非?答案其实根本不用想。

只是不知,顾太师如今提起,又是何意。

她心电急转,面上却已经挂了一点笑意,如同这天下最常见的慈母和晚辈,只道:“回世伯,确有此事。迟哥儿今年五岁,性子也顽劣,能得了大公子的青眼,怕也是大公子看在大将军在天之灵的面儿上。锦惜心中感激不尽……”

“……”

看在薛况在天之灵的面儿上?

顾承谦实在说不清心底是什么滋味,脑海中只有昨夜祠堂里与顾觉非对峙的一幕一幕,不断回闪。

“在你心里,我便是如此地罪大恶极,如此的不堪。连收个学生,都成了满腹的阴谋算计!父亲,你为什么不觉得,是我见他天资聪颖,真心实意,欲倾囊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