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4/7页)

这会儿城里的平均工资才四百出头。

“就是邪门,地里种的庄稼都是白色的,林子里也不长草,每年都要死上十几个人。”

安夏问道:“他们那一共有几个人?”

“七百多人。”

“那确实太多了。”

安夏回忆了一下,自己以前住的小区,差不多就能有一万多人,一年也就见过几回白事。

“怎么死的。”

“就是死的邪门呢!都是怪病。”

“那就是那里的环境有问题,雄黄矿……”安夏的化学知识停留在高中,但她还记得雄黄,是二硫化砷,砷家族赫赫有名的ꁘꁘ就是砒//霜。

“别是砒//霜中毒吧?”安夏对砒//霜中毒的唯一印象就是——“大郎喝药了。”

但如果是那样的话,国家应该早就知道了,怎么会放任那里还继续生产?

“那他们还不走?”

“走哪儿去啊,在矿上工作九百多块钱,出去了之后他们没有别的谋生手段。最近有人给他们在离小鹤村五十多里地的地方盖了个新村,都没有人肯去,说下矿不方便,就把孩子们送到那里去了,现在那里缺人教书。”

安夏明白了。

她找到调查记者王志飞,问他知不知道小鹤村的事情。

王志飞摇头,小鹤村太过偏僻,他的主业也不是跑工业方向的。

“要不一起去看看?听说那里的人一身怪病,连草木都不生!粮食长到巴掌那么高,自己就枯死了。据说,在山上经常能看到红色的死神……”安夏的叙述风格就像《走近科学》,引起了王志飞的好奇心。

安夏带着智能机器人,与工程师和王志飞一同前往。

到达小鹤村分村的时候,安夏看到一块平整的水泥地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和孩子们一起打乒乓球。

安夏下车后,不敢置信地在她身后问了一声:“康总?”

那人转身,正是康英,她穿着一身运动服,手里横握着一块红双喜乒乓球拍。

“你怎么来了?”康英伸手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

旁边的小朋友眼巴巴地看着她手里的乒乓球拍,眼里写着——“你不玩给我玩呀。”

康英笑着把球拍递给他,那一笑如春风化雨,眼里满是温柔,与安夏认识的那个冷美人完全不一样。

“我来送智能教育机器人的,这边的校舍比我想得要好多了。咦,不是希望小学?”

希望小学是有统一标志的,这个学校没有,就是普普通通的红砖楼,连个招牌都没有。

“不是,是我建的,原来这就是那个教育机器人,久闻大名。”康英打量着被抬出来的半人高教育机器人。

工程师把机器人抬进教室。

孩子们从来没见过这种怪东西,乒乓球也不打了,尾随着工程师挤进门,看他安装,插电线。

“这边网络很不稳定,你要怎么保证数据更新?”康英问道。

安夏:“你说的网络不稳定,是指手机网吗?”

“不,就是电脑用的网。”

“什么?!这里还有网?”这下大大出乎安夏的意料,过于先进了吧。

她完全没考虑过网络不稳定的问题,没有的东西,还讲什么稳定。

“我要用,就让电信往这里拉了一条线。但是很不稳定,一旦下雨,就会没有信号。”

“没关系,这个设备只对外发射信号,把反馈收集下来。如果需要版本更新的话,会有专人过来更新。”

反正就现在这种用MODEL上网的垃圾速度,也下载不了更新包。

“这些孩子还这么小,独自在这里生活……行吗?”安夏看着戳在面前的小豆丁。

“有生活老师照顾。”

所谓生活老师,就是会带孩子的女人罢了。

只要钱到位,在矿上干活,跟在这里带孩子,没什么区别。

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

教书的老师就不一样了,矿上不是没有学历高的。但是学历高的都是矿上的骨干份子,不可能跑来当老师。

外面的人要来也是冲着下矿来的,绝不愿意跑来教孩子。

但凡家里有那么一两个孩子的人,同样的收入,都宁可卖力气赚钱,也不愿意带孩子。何况三十多个孩子,那收的是精神损失费。

“对了,这边的孩子怎么都这么小,是不是别的地方还有中学?”安夏环顾周围,没有看到十几岁的中学生。

“大一点的都下矿了。”

在这里,下矿是高薪工作。

而且他们也没什么追求,一份工作从小干到老。

读书是下矿,不读书也是下矿,十四岁下矿跟四十岁下矿赚的钱差不了太多,几十块钱的工龄工资而已。

特别是外面来的大学生还要削尖脑袋钻进来,拿得钱也没比他们这些本地子弟多,更坚定了他们的「读书无用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