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铁路自动化(第2/7页)

房门虚掩着,地上灰尘很厚,留下来往的脚印,屋里的一切就像照片里展示出的那样,墙壁被熏得黑乎乎,还有很多东西被烧坏,传说中的「被爆炸手机点燃的煤气罐」就放在厨房里,仔细看,破口已经生锈。

“这里这么久没下雨了,哪能锈得这么快……屋里都没有被消防水龙头嗞过的痕迹。”去现场的本地人不是专业痕检刑侦人员,都忍不住吐槽。

去的人把从进老厂区的大门一直到涉事的屋内,拍成了视频。

另一组找人的比较辛苦,他们先找到了五零四厂新厂区,拿照片给住在那里的人看,都说不认识。

看来不是五零四厂的员工搞兼职。

继续走访,也没有什么进展。

安夏得知他们一无所获之后,对他们说可以回来了,探房的那组已经拿到了重要证据,有没有人证,已经不是特别重要。

做为打工人,得到老板叫他们下班的指令,他们非常开心,并没有什么一定要坚持找到人的革命理想。

找人组与探房组第二天就要离开兰州了,临走之时,他们决定去东方红广场吃顿好的,然后撤退。

热晶糕、青稞甜焙子、洋芋片吃一圈下来,最后找了家烧烤摊,叫上几十个串,撂了两箱啤酒,吃吃喝喝不亦乐乎。

在找人组的人跑去厨房叫人加菜,出来接待他的是一个老妇人,对他摇头:“没有肉了,都卖完了。”

他顿时觉得这个老妇人十分眼熟,再一转头,发现墙角还有一个小丫头在写作业。

这两张脸,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就是照片上的祖孙俩,此时的兰州早晚才十度,两人都穿着长袖,看不清胳膊上有没有烧伤。

但是脸上绝对是干干净净,没有一丁点问题,而且看两人还能好好的坐在这里干活,显然不是被烧成重伤的样子。

加菜的人没有加到菜,找到了要找的人,他多了个心眼,没有直接问,而是说他想问问兰州有没有老厂房,用来拍记录片比较合适的。

老妇人一听,脱口回答:“有啊,五零四厂的老厂区就很好,前阵子还有人去拍电影呢。”

“啊,拍什么电影?”

“就是讲厂区生活的吧,我也不太清楚,还叫我和我孙女去当试镜,可惜没选上,不过还是给了我们十块钱。你们要不要演员啊?”

直到紫金的员工告诉她实情,她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在谣言里,她和小孙女这会儿正烧伤严重,躺在医院里痛苦挣扎。

“怎么能这样!”老妇人大怒。

她表示愿意帮着拍些辟谣的照片,同时也提出了她自己的诉求,她希望在辟谣的时候,能帮她家的店打打广告。

安夏同意了,反正软广告么,稍带一点没什么。

甘肃好吃的烧烤那么多,如果只吹肉多新鲜,味多正,量多足,那没有什么竞争力,得在里面加点故事。

老妇人和她的儿子儿媳,都是原来兰通厂的员工。

这家由陕甘总督左宗棠在1872年创办的兰州制造局,在近代史上一直很厉害,1955年定点生产成套采油机械设备,1993年成了甘肃的特困企业。

老妇人运气好,早早退休了。儿子儿媳下岗了,为了谋生,求爷爷告奶奶借了些钱,才开了一个烧烤摊,生意还不错,赚到一些钱,才变成了烧烤店。

这个故事在大下岗的背景下,听着还挺励志,起码是靠合法手段赚到钱了,比男人踩着自行车,送自己老婆当失足妇女,自己还在门外帮着站岗要让人心里舒服一点。

房子和人都找齐全了,薛露那边马上制作辟谣相关内容。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所有媒体平台都放上紫金的辟谣信息。

不仅是在媒体上辟谣,紫金也向公安机关报案。

几乎没费什么劲,有祖孙俩这个人证在,没多久就找到了始作俑者——一家卖手机的公司。

他们老板觉得,只要把紫金的名声弄臭,他的市场占有率就能飙升,全国起码得有一半人用他家的手机。

完全没有考虑过,手机爆炸这件事,对整个手机行业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三星的竞争对手们都不会出这种招数。

为了不惊动太多人,以及便于掌控全局,老板亲自找的祖孙俩,亲自拍的照片,亲自上网发的贴……

后续过程处理的很快:该赔钱赔钱,该进去进去。

安夏对这次商战的评价是:低于保时捷大众之争,高于抡大锤抢公章。

此事在这里,应该告一段落了,不过安夏让营销那边再推一把。

别光辟谣,浪费这大好的曝光机会。

很多个声音冒出来,说支持紫金手机,他买的是第一批A100机,摔在地上好多次了都没有坏。

还有人说,掉进水里,晾干接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