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第2/2页)

中元节不像上元节那样,有很热闹的夜市,但这一晚出来卖东西的摊子也不少,最多的摊子是两种,一种是卖的鬼面。因为此时鬼门还未关,众鬼还在人间游荡,而据说人如果这个时候在外游荡,很有可能被鬼找上,所以就要戴上这种鬼面,让鬼认不出来,或误以为你也是鬼,如此大家便能相安无事了。

梅逐雨只以为她又在开玩笑,谁知在这寺中供完了盂兰盆,她还真的又拉着梅逐雨去寻道观。

还有一种摊子,是卖的花灯,与人手中提着的花灯不同,这种花灯大多做成莲花形状,乃是河灯,几乎人人都要买上一两盏,去到河边湖边,将灯放到水中,让它顺流而下。

武祯拍了拍他的肩,挑眉笑道:“总得给你几分面子。”

正所谓,上元灯连天,中元灯接地,中元节的灯是用来给回归幽冥的鬼魂们照亮去路的,而幽暗的水,连接幽冥,将灯放入河水中,便是给鬼魂引路。若没有灯,水路如此漆黑幽冷,鬼魂们走在路上,看不见前路,要多受许多苦楚。而且这灯,寄托着人世间的思念,鬼魂看了,就知道留在人世的亲人爱人们,仍然念着自己。

梅逐雨:“……”

武祯在路边买了两个鬼面,自己戴了个青面獠牙的鬼面,将另一只白鬼面扣在了梅逐雨脸上。白鬼面有些滑稽,似笑非笑的样子,武祯见了好笑,笑声在面具下显得闷闷的。

趁着大和尚们还没有来,武祯侧头在郎君耳边轻声说:“待会儿咱们再去找个道观做场法事。”

两人走到东市门口,武祯见到灯塔下站着一个身穿晴山蓝长裙的女子,与戴着鬼面的大多数人不同,她只戴着一顶帷帽,纱幕长到腰下。在明亮的灯火映衬下,她的身影窈窕而朦胧,几乎有些半透明。

梅逐雨正在看一旁摆得整齐的供奉大盆,闻言摇头,“无妨。”实在是之前已经陪她来过了,而且他也没有排斥他教的想法。

武祯从背后悄无声息的接近,刚想吓她一吓,那背对着她的女子就冷冷道:“太慢了。”

今年是梅逐雨陪着她一道去的寺里,到了地方之后,武祯才忽然想起一事,说道:“你是道教中人,来佛教地盘是不是不合适?你若不喜欢,先回去好了。”今日那些道观里,也是会打醮做法事的,郎君一个道士,跟她过来佛寺的法会,似乎不太好。

武祯依旧坚持哇的大叫了一声,那女子透过帘幕淡淡看了她一眼,即便看不清晰,武祯也知道那肯定是一双写满了‘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的眼睛。

就算是武祯,这一日也会乖乖到庙里,让人抬一大盆供奉,然后为逝去的娘亲点一盏明灯,请寺内的大和尚为娘亲念几遍经文,做一场法事。

她不以为意的哈哈笑了,一把揽过女子的肩:“小蛇,今年怎么说,还是我在外面巡视,你守着妖市?”

上至皇亲贵戚,下至平民百姓,但凡有余裕的,在这一日都会来寺庙供奉。像那好几个衣着鲜亮的仆人,手上抬一个莲花状大盆,盆内放着鲜花与各色瓜果点心,还有各式素菜,这便是有钱人家这一日送到庙内的供奉。平民人家则用小盆,装着面食果子,这大大小小各式盆子摆满了寺庙,用作这一晚的供奉。

柳太真冷道:“不然呢,你不是都决定带着梅道长去看那东西吗,我不留在这里看着,你留下?”

早在前两日,长安城内大大小小上百座寺庙就已经香火鼎盛,到七月十五这一日,各大寺庙门口更是人声鼎沸,那殿门前的大香炉插满了香桩,后来人的香都插不进地去,冲天的烟气,直熏得四处一片沸沸然。寺内的念经声,一连好些天都没停过。

武祯用力摇了她一把,“好了好了,明年咱们换一下,不然之后三年中元都让你在外面玩,我守着妖市还不成吗。”

不过上元节有三日可免宵禁,而中元与下元,都只有一日。中元这一日夜晚,各处的城门都是不关的,因为这一夜乃是‘鬼门关’,鬼门最后一日大开的时间,世间众生,要在这一日送走死去的亲人鬼魂,若是关了门,怕贪恋人世的鬼魂们回不去。

柳太真:“行了,赶紧带人走,快开始了。”

七月七过后没几日,便又到了七月十五。七月十五,道家称中元节,佛家称盂兰盆节。上元、中元与下元三元之节,都是极盛大热闹的节日,长安城一年之中,也就只有到这三节时,才会暂罢宵禁,允许人们夜间走在大街上。

武祯比了个手势,扑向等在一边的梅逐雨,牵着他飞快的跑过了街角。而柳太真身后的东市上方,竟然隐隐浮现出另一个灯火辉煌的夜市,那正是平日里普通人绝看不见的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