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承压测试?论文和报告,保罗菲尔:湮灭理论是虚假的骗局!(第3/5页)

‘任务一’是杨-米尔斯方程的研究,难度等级达到了‘S+’;‘任务二’是构建单方向的半拓扑体系,难度是S级别。

现在又是一个‘S+’的构建湮灭理论数学体系。

“这样看起来好像构建半拓扑体系还是最容易的。”

“是因为应用物理的数学理论研究,要比微观物理的理论研究……简单?”

王浩用力扯了扯嘴角,想到自己和比尔卡尔、林伯涵一起的研究,很长时间都没有进展,顿时感到有些郁闷。

研究,真的是太难了!

……

很多人都在讨论王浩最新的研究,而大学里的普通学生讨论更多的是丁志强。

王浩,似乎距离他们太遥远了。

丁志强也是学生,自然有一种亲近感。

王浩在公开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起了丁志强的名字,丁志强也跟着火了起来。

好多媒体的报道都出现了丁志强的名字,有的甚至直接把他归为了‘天才’,认为他会是未来国内数学界的顶梁柱人物。

因为,丁志强还只是个研一的学生。

作为一个研一的学生,就能够在研究上帮到王浩,想想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丁志强被彻底曝光了,他成为了校园的名人。

之前丁志强也很有名气,因为他是王浩指名道姓要的学生,可学生毕竟只是学生,而现在他的名气已经出了西海大学,扩大到了全国范围。

因为媒体上有很多的报道,认识丁志强的人全部都知道了。

当天老妈特别打电话过来激动的说道,“小强啊,从小我就知道你是个天才,虽然高考没有考好,但也是因祸得福!”

“现在你是王浩教授的学生,一定要给家里争口气,继续加油,以后真正当个大科学家……”

丁志强顿时就感觉很郁闷,得到赞叹确实是好的,但他并不是在研究上帮助了王浩,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帮到王浩的。

一直到现在,他只是刚弄懂杨-米尔斯方程而已。

所以他感觉是得到了不该得到的荣誉和关注,而类似的荣誉和关注似乎也不能带来什么好处。

比如,他明显感觉到学长、学姐们,看他的眼神似乎有些不友好。

有句古话说的好,‘不遭人嫉非英才’。

但是,丁志强认为自己并非英才,怎么就平白的遭到嫉妒了呢?

他背负了不该有的压力。

丁志强的感觉没有错,几个学长学姐确实有些嫉妒他,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许杰。

在工作间的时候,许杰就忍不住郁闷道,“我感觉自己一点儿都不比丁志强差,为什么王老师总是夸奖他?”

“当时我也在场,感觉也说的不错。丁志强就说了一句解方程,然后王老师就知道该怎么继续研究了?”

“下次我也要多给王老师提建议……”

其他人也同样有些嫉妒丁志强,只是表现的不明显而已。

比如,陈蒙檬学习明显更认真了。

比如,邱会安一心希望能完成勒让德猜想的证明。

海伦则是表现的不在意,还直白的剖析了许杰的心里,“从你的语气和情绪上来看,你是在嫉妒丁志强,对吧?”

许杰当然不会承认,“我会嫉妒他?”

海伦点头道,“你的表现很符合心理学对于‘嫉妒’情绪的预期。”

“如果你的表现不是嫉妒,那就可能是一种脑部神经性的综合症状,促使你会针对丁……”

“停!”

许杰赶紧打断了海伦的长篇大论,他对海伦已经很有了解了,知道继续说下去,他可能会变成‘神经病’,“就当你说的对吧。”

“没有‘就当’,我说的当然对!”

海伦很认真的强调了一句,继续道,“嫉妒,是一种群体竞争性的生物本能情绪,不止是人类,动物也会有嫉妒情绪,比如大自然中,有的母狮……”

“乌拉乌拉~~”

她连续说了一大堆,让工作间几个人听的头晕目眩,随后才道,“只要了解了这种情绪的本质,就可以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有这种情绪。”

“所以我从来不会嫉妒别人。”

其他人倒是相信了。

在他们看来,海伦本来就非常天才,根本没道理会嫉妒丁志强,因为丁志强再厉害,也只是提醒了王浩老师而已,而不是自己做出什么研究。

这时,就听海伦说道,“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之前的智商测试,其实并不完善。”

许杰问道,“你是说,你对丁志强的智商测试结果不正确?”

“不,他的智商确实是81点。”海伦肯定道。

“那是?”

“是缺少很必要的一个内容——承压测试。”海伦解释道,“我觉得应该添加一个‘承压测试结果’的指数,来对一个人进行综合性的评判,智商并不是评价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