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承压测试?论文和报告,保罗菲尔:湮灭理论是虚假的骗局!(第4/5页)

“同样的智商,当面对一个问题时,有的人能够很有耐心的解决,而有的人则会中途放弃。”

“承压测试,也就是如何在高强度的压力下,继续坚持工作或学习。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对于丁志强来说,重要的是学习。”

许杰听着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说,可以给丁志强布置更多的学习任务,让他承受更大的学习压力,再去记录他的进度,来收集信息判断承压指数?”

海伦露出孺子可教的眼神,“我觉得内容可以增加一倍,这可能会超出他的临界线,到时候,我们可以轮流去帮助检查学习进度,并做出记录收集数据。”

其他三人听着点点头。

这个测试放在丁志强身上,听起来很有意思啊!

天才,就是应该承受更大的压力!

邱会安忽然疑惑的问道,“海伦,你确定不是因为嫉妒丁志强吗?”

“我会嫉妒他?”

海伦瞪直了眼盯着邱会安,语气不善的问道,“你也想进行承压测试吗?”

邱会安赶紧用力摆手,“这种测试还是留给天才吧!”

……

地球的另一边。

布鲁斯·普利策受到了王浩发过来的视频,带着郁闷把视频发到了推特上,同时附上了一句话,“我的工作输给了上帝!”

这个视频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好多人都来围观视频,顺便调侃上一句,“布鲁斯,上帝抛弃了你。”

“可怜的布鲁斯!”

“看看上帝更偏爱鹰国人!”

“你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没有办法……”

这些调侃让布鲁斯·普利策心里稍稍有了安慰。

输给上帝,有什么办法?

但不管怎么说,王浩确定把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也就让很多物理界的学者们,把关注点放在了《自然》杂志。

《自然》杂志收到了王浩的投稿,他们也马上表示下一期的《自然-物理》,就会刊登王浩的论文。

下一期,就是在下个月初。

于此同时,华人数学家大会也发布了消息,说起王浩会在数学家大会上,做有关‘杨-米尔斯方程’的研究报告。

这个消息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好多的学者马上就申请去参加华人数学家大会。

华人数学家大会的组织委员会,收到了一大堆的参会申请,单单是国内科学院高能所,就有二十几个申请。

一些高校的数学、物理学者,也都纷纷申请参与到会议中。

国外也发来很多申请。

在量子物理的研究领域,国外相对来说就要深入的多,申请人包括好几个量子物理的顶级大佬。

欧洲核子组织的测试实验才刚结束,他们都正好过来参加华人数学家大会,听一下王浩的研究成果报告。

顺便……

来一趟中国,也算是旅旅游、放松一下,就当是个工作之余的公费休假了。

这是非常正当的理由。

面对一大堆顶尖学者的申请,邱成文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华人数学家大会就是他组织举办的。

近年来,会议办的越来越好,更多顶尖学者的参会,也让会议影响力越来越大。

邱成文很希望办好会议。

……

在准备参加华人数学家大会的学者中,可不都是一心来听王浩做报告的,其中还有专门来否定湮灭理论的人。

比如,保罗菲尔·琼斯。

保罗菲尔·琼斯,是加州理工大学的教授。

他头上有三个博士学位、一个硕士学位,年仅32岁,就已经被聘任为正教授,足以见得是有多么天才。

作为专业从事弦理论研究的学者,保罗菲尔·琼斯非常的崇拜爱德华·威腾,他一直以爱德华·威腾为目标,希望能把弦理论发扬光大。

所以,他非常反感湮灭理论。

在最初看到理论的介绍时,他就把湮灭理论定义成了‘虚假的骗局’。

他还为此接受了采访,“现在媒体不分是非的做报道,湮灭理论就是彻彻底底的骗局。”

“这个理论说,空间挤压会粉碎质量单位,和现有的物理体系完全冲突。”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计算,他利用一次的成功就,推广自己的理论,如果更多的人相信了他的理论,会成为科学的倒退、物理的倒退!”

保罗菲尔·琼斯的措辞非常犀利。

这是有原因的。

湮灭理论的底层基础,有百分之八十都和弦理论直接冲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弦理论,说一切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弦构成。

湮灭理论则是认为,湮灭力是引力的微观表现,会直接湮灭质量单位。

弦肯定是小于等于质量单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