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3/3页)

累坏了,也饿坏了,俩人不想折腾着开火。

这不,就去了街尾的朱阿婆那儿,准备来碗馄饨拌面,将就着对付对付肚子。

再说了,朱阿婆熬的汤底一绝,吃起来也不算含糊肚子。

两人才去摊子,就见朱阿婆面色一松,老太太一改往日有几分冷淡的态度,还问了自己的电话和地址。

兄弟俩好奇,问了一句,“谁找我们。”

朱阿婆撩起了眼皮,“还记得夏天时候,你们的车子在堤坝那儿翻车了,结果丢魂了,闹着要来我摊子上买馄饨的事吧。”

兄弟俩同时一僵。

这事他们怎么能忘?

虽然那时候是生魂离体,可发生过的事情,自己都还记得,那时候,他们眼睛瞧得真真的,这朱阿婆可不简单,一锅灶做活人生意,另一锅灶,那做的是死人的生意。

他们要是吃了泛着阴炁的那铁锅熬出的骨汤,生魂可不容易回去了。

那时,迷糊中,好像有人喊了一身跟上,提着一盏灯,灯特别的晃眼,他们没瞧清楚恩人是谁。

恩人送着他们的生魂回了肉、体,好事还做到底,最后,还送了他们去医院。

等他们醒来的时候打听了一通,护士们说,送他们去医院的是个乡下汉子。

戴着草帽斗笠,笑得有些憨,是个老实的农人。

人送到了,就离开了。

做好事不留名呢。

小江空时最喜欢瞧武侠小说,向来自诩快意恩仇,听着这话,当即便问。

“阿婆,你知道救我和大哥的人了?是谁?”

大江也急,“对啊,可得好好谢谢人,不单单是我和小江,还有那包从文。他就是被我们的摩托三轮车瓜累到,这才滚下了堤坝。”

“您不知道,当时情况险着呢,但凡晚送到医院一步,人也就没了。”

“那一次,他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我们兄弟俩这几年可就都白忙活了……不不,不够不够,往后两年也得白干……再说了,出事赔钱也应当,我们认,关键是,他要真出事了,我们往后大半辈子,这心里都不好受!”

捎上一条命,甭管是意外还是阴差阳错,那心里都不可能好受,除非是没良心的。

大江小江对救了他们,也救了包从文的人感激得不行。

一听朱阿婆这话,显然是对他们救命恩人有所了解,当即兴奋了。

大江埋怨,“阿婆,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啊,之前我问你,你还什么都不说,你要说了,我们早就拎着东西上门道谢了,回头该说我们兄弟俩不知礼数。”

朱阿婆没好气,“缺你这点礼啊。”

“不急,这两日就会去寻你们,倒不是要你们谢,她就有点事儿要寻你们打听打听,你们别含糊就成。”

“一定一定。”

“对了,大哥叫什么名儿?别到时人来了,我还不知道是哪个。”

“对对,我备点薄酒和好菜,也好好地招待招待人家,”小江附和,“当初那事,那可是救大命的事。”

听到一句大哥,朱阿婆的面容有几分古怪,皮肉颤了颤,像是笑,又像是严肃。

“潘垚,六里镇芭蕉村的,她……算了,你们瞧到就知道了。”

……

凤凰街,忠关街。

这会儿,大江小江兄弟俩瞧着潘垚,也面容古怪了。

大哥呢?

说好的戴草帽,笑得有些憨的大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