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静女(9)(第3/4页)

这样一来,几百个老师的空额就很有问题了……

“听起来确实难…”王温舒已经解决了陇西那边的事儿,回来后常常登陈嫣的门。中间也会参与讨论陈嫣的人才培养计划,对于陈嫣关注的点,他也觉得挺棘手的。

“有解决的办法吗?”王温舒好奇。

陈嫣想了想,点头:“不是办法的办法…除了得到机会继续学习的,次一等学的好的,看他们愿不愿意去做老师。”

王温舒愣了愣,有些迟疑:“这些人就是识得几个字,会算一点儿加加减减而已罢?能教众多学生?”

陈嫣笑了笑,反问道:“学生们学的是什么?同样不是什么诸子百家的大道理,只是几个字,一点儿加加减减而已!只要是学的时候确实掌握了知识的,口才比较好的,这个老师又有什么做不得的呢?”

王温舒本就不是什么墨守成规的人,一听也乐了…没错,他也是被传统思维束缚住了,觉得老师就该是博学多才之人,不然如何能为师呢?但仔细想想这些学生学的东西,毕业生直接转老师也足够胜任了。

当然了,还得挑选一番,有的人学过之后也是磕磕绊绊的,这样的人未必能去教人?但一班人里总能挑出几个合适的,几百个老师的名额很容易凑齐。

相比起基础速成班,专业初级培训班,这是一个更麻烦的阶段。从基础速成班道专业初级培训班,这之间是一个跳跃!‘升学’几率恐怕不会很高。

毕竟基础速成班那两三个月的脱产期很多家庭都不能忍受,更别提专业初级培训班,到时候脱产期更长!

“收钱吗?”王温舒看着陈嫣关于这个项目的规划,发现没有收学费的只言片语,随口问道——虽然提出了问题,但其实他的心里早就有了答案,估计是不收的。陈嫣的做事思路和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保本,按照普罗大众的做法做事。

办学的开销,特别是大规模办学的开销是绝不会小的!让别人来做,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收学费,至少要保证不会亏损才是。

但陈嫣就不太一样了,很多生意她都没有像普通商人那样尽最大可能榨出油来。比如聚宝阁,陈嫣真的想办法赚钱,营收不知道会是现在的多少倍!但是她的做法在被手下人了解之后,手下人也渐渐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不收。”果然,陈嫣很快做出了回答。顺便解释道:“表面上看如此是亏钱的,但长久来看其实是赚的。有人才能有事业,你自己也是知道的,要是没有合用的人才,泰和钱庄能做起来?很多人自以为现在的人已经够用了,其实不过是得过且过!若是我手中的人够用了,我倒要反思,是不是手下的人懈怠了!”

王温舒听后哈哈大笑:“翁主与别人想的不同,一般商贾可看不到这么远!”

陈嫣撇撇嘴,过去她其实是很同情古代的商人的。觉得他们没什么错,却得被归到贱民一类,而且财产安全一点儿保证都没有,随随便便就被割韭菜了。当然了,她也理解古代政府的一些作为,在农业环境下,无限放任商业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万家哭不如一家哭,很多古代的政治都在诠释这个道理。

但来到这个时代后,她亲身接触了很多商贾,看法又发生了改变。说实话,真不怪有的时候别人看不起商人!

商人重视利益超过其他一切,这在公元前的世界是一样一样的!现代社会的资本家们会做的事情,这个时代的商人一样会做!而所谓商人是智慧勤劳的,而且也会回报社会什么的——这种当然也有,但真就是极少数的极少数而已。

“商贾大多短视!”陈嫣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现在是有资格说这句话的人。毫不客气道:“这些人永远只能看到眼前利益罢了!明知道游侠买剑是为了杀自己,恐怕也会看到高价的时候毫不犹豫卖出!”

资本家会卖出用来绞死自己的绳索,乍一听觉得荒谬,但放在真实的商界,很多故事本质就是如此!很多人为了赚到眼前的一点儿利益,根本不惜将市场做烂,最后整个市场毁掉,自己当然也死了——这种事还少么?

王温舒是很聪明的那种人,当然能够明白陈嫣的意思。陈嫣说的并不是讽刺,而是切实存在的事实。

“为何商贾会如此短视?”王温舒想的深入了,难免不生出疑惑来。他是了解陈嫣想法的那种人,陈嫣一向不赞同将人分作三六九等,认为在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其实差别不大。除开某些天赋超绝之辈,其他人的差距其实都是外界环境的不同造就的。

她现在这样直接批评商贾这个团体,绝不可能是因为偏见——其他人还有可能对商贾有偏见,但陈嫣不会!陈嫣可以说是王温舒见过的最重视商贾的人了!她对于商贾的‘力量’,比任何一个商贾都要看的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