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豆皮与风起 下(第2/4页)

时间就在这吃吃喝喝聊聊中渐渐划过,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的时候,终于有选手准备上菜了。李彦收到提示,也就结束采访,回到了主持的位置,然后,现场的大屏幕就出现了成品的画面。

虽然用到豆皮的菜品很多,但是就从做法上来看,大体可以分为几类:一是炒,将豆皮浸湿切丝,配以时鲜蔬菜同炒,基本上是家常菜的做法,简单便捷;二是煮,将豆皮切丝,放入汤水中熬煮,这种做法,要属淮扬菜里的大煮干丝最为有名,当然,平时麻辣烫里放豆皮,也是同样的原理;三是煎炸,豆皮浸湿摊平,裹上各种馅料,入锅煎炸,例如干炸响铃;四是素斋里的用的素鸡、素鸭、素火腿等,将豆皮浸湿摊平,层层调料,稍加造型,先蒸后煎;再有就是白案里的手艺了,包子、饺子、馄饨等等面食里,都可以用豆皮做馅儿……

大屏幕里轮番展现的各式菜品,基本上没有脱离这些做法,毕竟是如此重要的比赛,到底还是没有太多人敢尝试创新。不过,就算是遵循了传统的做法,但是,每个人也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风味。就只是论这最常见的干炸响铃来说,现场就有十多人都选择了这道菜,但是逐一尝过,李彦点点头,嗯,果然没有两把刷子都不好意思站在这里。这十多道干炸响铃,却是没有一个是馅料相同的,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全都被用来给豆皮做了配,今天这平平凡凡的豆皮倒是做了回主人。当然,虽然馅料不同,但只要是内行人,自然是能分出优劣的。

“炸”这种做菜方式,说着简单,操作起来却是极为困难,尤其是对于厨师来说,要根据不同食物的成熟时间来判断炸制时间,更何况响铃这种带馅儿的食物,里面的食材各有各的成熟时间,所以,调馅儿的时候,除了考虑馅料本身的滋味,也要考虑到炸制的问题,这就复杂了。

李彦一道尝了一口,心里已经分出了三六九等,安排工作人员把菜品呈给现场观众品尝,自己却向主席台那边挪动了几分。那里评委们也在品菜,每吃一道,就互相间小声地商量一下,而这也是李彦必须要听的。通过评委的私下品评,他大致能掌握一下这些选手们的实力,虽然他是美食家,但下厨这事,还是厨师最为专业,他自然是要听听人家的意见,以便接下来主持的时候心里有数。

初赛五百人,只有一百人能够进入复赛,然后跟被邀请直接进入复赛的一百人一起,争夺晋级决赛的五十个名额。名额有限,参赛人员又不算少,那么之后的镜头,自然是要给晋级希望比较大的了。

直到下午快两点的时候,这场热火朝天的比赛终于落下了帷幕。李彦之前预想到的最坏结果自然是没有发生,所以,原本坐在天源楼贵宾室里喝茶聊天的老爷子们,就吃了顿便饭,然后,丝毫没有要跟主人穆老爷子说声再见的意思,你让我我让你地走了,徒留被当成空气的几个穆家子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如何回去给老爷子回话。

是的,穆家老爷子不知是被之前的场景打击了,还是被气着了,反正就是找了个借口,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所以,陪着这些大佬吃饭的事,也是儿孙辈在做的。

相比于其他叔伯兄弟藏不住的不满愤懑,穆沣和穆池的心思却完全没在这上面。穆沣在知道了大体情况后,就止不住地忧心忡忡。至于穆池,他站在窗前,望着楼下已经渐渐散去的人群出神,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当然,穆家众人现在也没心情关注他,除了一直跟在他身边寸步不离的“保镖”……

凡是比赛,尤其是厨艺比赛,流程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公布了比赛题目,承办方又准备好了食材,那么,接下来的自然是参赛者挑选食材的时间。虽然这次初赛的参赛人员不算多,但为了公平起见,同时也为了给参赛人施压,所以,大家是同一时间一起动手,不分批次,就这么一群人聚集在大广场上,头顶烈日,四周全是身手不凡的同行,不远处就是密密麻麻的观众和不时扫过的镜头。一起动手的人多,但挑选食材的时间却也只是十分钟,要想在堆积如山的食材区里找到自己想要的食材,也是一种考验。

李彦看着井然有序的一众人,丝毫没有出现半点慌乱的苗头,点点头,嗯,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设定了重重要求选出来的,素质自然是不错的。只不过,这样看来,这次比赛只怕是有麻烦了。先不说自己之前隐约听来的有关承办方的破事,先就眼前的这些参赛者来说,想要杀出重围,只怕是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了。抬眼看看不远处的主席台,选手们有麻烦,评委们也就有麻烦,瘸子堆里拔将军容易,但现场高手如云,却是很难评判,万一有个不好,评委解释不了,只怕是也要名誉受损了。至于他这个主持人,好吧,瞧热闹也把自己瞧进去,嗯,他不知道该不该为自己先祈祷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