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5页)

洪爽不想让冷阳知道父亲也曾是厨师,悄悄伸腿踢他一下。

洪万和记起她的叮嘱,连忙岔话道:“我们继续说生炒牛肉,最大的关键点其实还是调味。就拿福满堂的沙茶炒牛肉来说吧,这道菜的灵魂是它的酱汁。你们平时在一般餐馆吃的沙茶牛肉是直接用潮汕沙茶酱炒出来的。福满堂的沙茶牛肉酱汁是特制的,先用慢火熬牛油,再加沙茶酱、牛尾汤、牛肉汁和油咖喱。熬开以后放美极鲜酱油、白糖和糖醋汁。再用一口油锅爆香蒜蓉,加花生酱、花生碎、虾米、干葱蓉、蒜蓉、芝麻酱、鸡油、桂林辣椒酱、豆瓣酱和柱候酱。与前一种酱混合,再加入爆香的虾米粉,不断翻铲直到收汁才能得到最后的酱汁。这其中有二三十道工序,每种配料的比重都有讲究,一个工序有误差,做出来的菜味道就不对版。”

技艺和配方是福满堂酒楼数十年屹立不倒的秘诀,凭借这两项绝活,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虽说是仇家的店,洪爽也忍不住赞叹:“难怪福满堂这么有名,有最好的厨师,还有精妙的菜谱,其他人很难偷师的。”

洪万和说沙茶牛肉只是福满堂传统菜谱里的轻量级选手,信口提到油泡东星斑、翡翠鱼翅卷、椰盅佛跳墙几个复杂菜式。

冷阳好奇:“和叔,你以前在福满堂上过班吗?听你说话好像是他们的内部人士。”

洪万和鞋尖又被洪爽踩到,忙否认:“我也是厨师嘛,榕州有名的酒楼餐馆我都熟。刚才说那几个菜是福满堂老东家在世时的当家菜,现在在他们的菜单里已经找不到了。”

他这么说冷阳越要紧咬话题:“我听说福满堂的老东家叫冷长生,是当年的岭南厨王。”

提起师父,洪万和心情凝滞,讪笑道:“是啊,冷师父过世二十多年了,生前创作了上千道好菜,大部分都失传了。他真是厨界的十项全能,我现在都还记得他的刀工,能在一片白菜上雕出龙凤呈祥,当今那些名厨都比他差一截啊。”

冷阳听他缅怀的口气似乎和祖父有交情,洪万好遮掩:“当年曾经拜会过两次,那会儿我刚开始学厨,冷师父教过我不少东西。”

“那他有没有教你做他发明的那些菜品呢?你对福满堂的老菜品那么了解,应该会几道吧。”

“是,我吃过一些,大概知道做法。”

“太好了,和叔,我想复原福满堂过去的传统菜品,你能不能帮我?”

他一再针对福满堂,洪爽和洪万和都起了疑,突然惊觉福满堂的老东家和他姓氏相同,怀疑二者之间有渊源。

洪爽忙问:“上次你也说要把福满堂当竞争对手,你姓冷,难道是冷长生的后人?”

冷阳立刻否认:“不是,我刚好和他同姓,将来开店想利用这个做噱头,沾沾他老人家的光。”

洪爽深信以他的奸诈和职业经历,的确会干这种穿凿附会的炒作勾当,讥讽:“你还真会打歪主意,就不怕福满堂现在的主人告你欺诈?”

“五百年前都是一家嘛,我说冷长生是我远方叔公,他们难道还去翻族谱告我撒谎?和叔,帮帮我吧,我不会让你白忙活的,只要能成功复制菜谱,新店成立后我给你8%的股份。”

他创业不为求财,洪万和也非贪财之辈,怎肯随随便便将师父的心血传授外人,借口岁数大了记性差,得花时间回忆琢磨,用拖字解决麻烦。

这时菜上桌了,第一道双味胖头鱼。用葱姜、料酒、精盐和柠檬片腌制好的胖头鱼上大火蒸熟,淋上用荤汤、鸡汁、蚝油等作料制成的酱汁,再用野山椒、腌红椒制作的酱料浇盖,味道鲜嫩爽滑,醇厚香咸,是一道下饭佳品。

第二道百花酱汁鳗鱼。鳗鱼切成象棋大小,用酱料腌制后过油,加江米和各种调味料爆炒,以凉瓜、鱼蓉和红椒配菜。色泽酱红,饱满亮丽,甜咸适中,回味无穷。

第三道鹅肝鱼蓉蛋。鹅肝蒸熟研磨成泥,调味后搓成小丸子,用鱼蓉做馅。鹅蛋去心留壳,酿入鹅肝鱼蓉丸子,下鸡汤煮熟,加小菜心和西红柿点缀。吃起来清鲜爽口,可惜每份只一个,若非必须留着肚子吃其他菜,真想一次吃到饱。

第四道手撕羊脖。羊脖用酱汤焖熟入味,下高温油锅炸至外皮酥脆,下筷时一挑即开,咬一口外皮爽脆,里面的肉酥软多汁,还能尝到荷叶的清香,颇有异域风情与中原文化交融的雅趣。

这四道菜最让人惊艳,其余的三鲜熘鱼肚、葱烧辽刺参、葱焖鸡、红扒鲍鱼、鸳鸯凤尾大虾、芙蓉白灵菇、原味斋烤鸭、虾干萝卜丝也不错,据洪万和品评总体水平够得上一流。

“这家店的菜调味部分做得非常好,各种味型的配比都拿捏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