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5页)

丁安邦耳朵竖了竖。

“我还听说,国志校长可能是……”

“可能是什么?成了植物人?”

“那倒不是。是说他的中风,可能是人为的,也就是说,是他自己有意识造成的。”周天浩往前倾了下,说:“有一些药物如麻黄碱等,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有高血压疾病史的病人,可能会造成血压突然上升,导致大面积出血。”

“这……不可能的。”丁安邦断然否定道。

周天浩道:“我也不太相信。所以,我让医院里不要向外传递这个消息。但是,他们的推断,却……”

丁安邦说:“那你讲讲。”

“一、马国志出事前,曾在医院购买过大量此类药物,而发病后,这些药物不见了;二、马国志送到医院后出现的症状,与药物过量的反应很接近;三、马国志在发病前,就曾交给妻子一封信。虽然这封信到底说了什么,除了他家人,谁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自己的后事有所安排。”

“这……不可能吧?”丁安邦仍然疑惑着。

周天浩摇摇头:“我也觉得不太可能,到现在还是这么认为。关键是那封信,不知到底说了什么?如果能看到,就能找到国志校长出事前的一些活动轨迹了。可惜……”

“天浩,这封信的事,我是国志校长出事后两三天就知道的。他儿子马强告诉我有这么一封信。我提出来要看看,他们拒绝了。而且,这封信似乎涉及到……”丁安邦停了话头,可能他觉得再往下说有些不妥了,就笑道:“既然他家里人不愿意拿出来,我们也只好尊重他们。你得给医院方面再说一下,千万不能再猜测了。还是要尽一切力量,进行救治。”

周天浩显然也明白,丁安邦刚才的话只说了半截,那后面的,恰恰是最重要的。但他既是停了话头,就不能再问了,于是答道:“我明天还要到医院去,再找齐主任他们说一下。另外,费用上,可能有些紧,是不是让财务上先打一些过去,然后再找财政集中解决?”

“这个当然。”丁安邦说,“你给财务说一下吧!另外,天浩啊,刚才小汤过来,祁静静那边的医药费也结了。”

“啊!”周天浩脸上有点尴尬,“那谢谢丁校长了。”

“不谢。县干班下周要出去搞‘红色教育’了吧?我想了想,还是你带队吧,情况熟。吕专校长那边,正在做一个课题,整天埋头在图书馆里,就不打扰他了。你看……”丁安邦问。

“可以!”周天浩很爽快地答道。

“那……要不要和他们班长还有支书在一块商量下?”

“也好。不行这样吧,我请他们过来,就在丁校长这研究研究。”

丁安邦说也行,周天浩就打电话给任晓闵,请她和余威一道到丁校长办公室来。任晓闵问是不是有什么事?周天浩说当然有事,是关于县干班出去接受“红色教育”的。我在丁校长这等着,你们就过来吧。任晓闵说好,我就过来。

正等着,祁静静却来了,在门口张了一眼,没进来。丁安邦本来想喊一声,但看了看周天浩,还是没喊。祁静静走后,丁安邦问:“是找你的吧?”

“大概不是。”周天浩道。

丁安邦晃了晃身子,将椅子弄得“吱吱”地响。周天浩则望了下窗外,他也许也看见了凤凰山上的那棵松树的,只是没有做声。同样是一棵松树,每个人看到的都应该是不一样。每个人心里都有片花园,同样,每个人心里就都有可能有棵松树。其实,那棵松树,周天浩是去看过的。他和祁静静还在树下静静地躺过一个下午。那时,他们之间还只是“彼此欣赏”阶段,因此,也是最美好最纯洁的。两个人躺在树下,看着树在下午的风中,慢慢地沉入素朴,听着一粒庵里的钟声,他第一次握住了她的手。然后……

松树依旧在,只是情怀改啊!

任晓闵过来了,周天浩问:“怎么就……余威余部长呢?”

“他正有事,马上就来。”任晓闵把头发向后扎着,脸色却不是太好。坐下后,丁安邦问:“到北京待了几天?事情还顺利吧?”

“待了五天,还行。”任晓闵回答得似乎没有底气,也许这只是丁安邦心里有事听着才有这感觉。

周天浩笑道:“北京官多,钱多,洋人多。公交车上碰上个肘子,也许就是个司局长。到底是首都啊!吕校长那几天也正在北京吧?”

“好像是。”丁安邦应了句,他注意了下任晓闵。任晓闵的脸色稍稍晕了下,吕专说他看见任晓闵和王伊达副书记了,任晓闵是不是也恰好看见了吕专副校长呢?也许没看见。也许都看见了,都不说。不说的“都看见”,就等于“没看见”。可现在,吕专说了,丁安邦就总觉得有些异样,他赶紧转了话题:“任书记啊,‘红色教育’是县干班的一项重要课程,以前各班开展得都很好。这一班,下周开始,由天浩校长带队。等会儿,待余部长来了,你们好好研究下,想周全,前期工作做细,这样才能出成果,真正使学员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