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战时经济(第3/3页)

大量的石灰岩被运到石灰厂中,一个个石灰窑蒸汽的排列,冒着热气。在煤矿的燃烧高温下,石灰石和其他材料变成了水泥。

在大庆区域,数十吨的钻探机械被固定在黑土地上,朝着一千二百米一下掘进。

而伊春的钢铁厂十五个钢铁建筑已经建成,这些耸立的建筑外部似乎是各种脚手架模样的钢铁结构,一个个巨大的金属管道联系在上面,这是高炉,外部以钢铁结构为炉壳,内部是耐火砖一个个管道是控制热空气进入的以及加入各种材料调节炼铁材料温度的。炼铁工人可以通过旋转管道上方向盘一样的闸门,控制炉内反应。整个钢铁厂就像各种钢铁搭建的建筑,丝毫没有耐火砖红砖裸露,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钢铁厂,设计标准是年产钢铁五十万吨。其组成结构各种匀质钢材加工,原本东北工农政权正常情况下是不具备的。但是任迪让其具备了。现在已经可以为东北黑龙江流域的铁路建设提供钢轨。当然还有各式各样的武器材料。

冬季本来是农闲的时刻,但是并没有农闲下来,伊春到鹤岗五十公里的铁路,一条条木头枕木,一条条钢轨,由从前线回来的军队和组织起来的群众快速铺设。

至于伊春线大量的雪橇拉动的材料送到了铁路路段。就像即时战略的建设环节一样,这一年黑龙江流域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市场资本调控生产难以想象的变化。这就是战时经济,不是以生活为目的,而是以存活为目的战时经济。

在这种经济下,海宋与战斗的对象是东北共和军控制的两千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