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孙使君来了(第3/4页)

听着外边儿滚滚的爆竹及潮水般的嗡嗡声,喜车里头披大红盖头的李英纨再也忍不住了,轻轻掀起盖头布的她悄悄的将车窗帘子挑起了一线往外看去。

烟火缭绕,人山人海!很难想象小小的郧溪城里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也因此,眼前这人头涌动,挤挤嘈嘈的景象给了李英纨以巨大的震撼。

这那里是什么热闹?对于她这个出嫁的新妇而言,眼前的热闹就是实实在在的体面,是值得一辈子回味和珍藏的最美好记忆,尤其是在看到路人指指点点评论唐成要人才有人才,要前程有前程时;在看到街道边人群中无数年轻女儿向她的马车投来艳羡妒忌的目光时,李英纨虽然还没喝婚酒,但人已经醉了,浓浓的醉了。

过往的四段婚姻经历一一浮上心头,在那样凄惶背景的映衬下,眼前的一切就愈发显的醉人,就在这一刻,李英纨憋在心里十多年的那口郁气终于彻彻底底的吐了出来,吐的干干净净,吐的意气风发。

以正妻之礼迎娶妾室,就不说唐成平日里的好,单是他给了自己这样一个婚礼,单是他给了自己这样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爱他,惜他,就是为他付出一切李英纨也觉得值了。

真值了!

等迎亲队伍艰难的走完正街出了城门时,端坐在马上的唐成一扭头之间见着张县令就站在城门外不远处的路上,其实不仅是他,赵老虎、林学正也都在此。

唐成见状正要下马,那边的张县令已连连摆手制止。

“那儿有新郎官中途下马的道理?”张县令几人笑着走了过来,“刚就听城里闹腾的不行,着实让本官揪了心思,谴差人问过之后才知道竟是你在迎亲,说起来本官到任也有年余了,就没见过本县有如此热闹的婚礼。”笑着说到这里,张县令扭头看向了身侧的赵老虎,“赵县丞,恭喜恭喜呀!”

赵老虎护短,尤其今天出嫁的又是他打小就最喜欢的二外甥女儿,看着马上高大俊朗的唐成,心底着实欢喜的赵老虎笑的异常开怀,“同喜同喜。”

又说了几句闲话后唐成才得着机会打问,却原来今天就是孙使君到县的正日,刚才前头已经来报说使君大人的车驾到了十里亭,而张县令等人就是来此迎候孙刺史大驾的。

因有这么个事儿在唐成也没在城门多耽搁,几人说了几句后,迎亲车队便继续往前,然后循着道左的小道直往乡下家中而去。

刚一转入小道,策马走在最前面的唐成就注意到了地上那些纵横交错的车辙印儿,能碾出这么多纷乱的印子,这条道上今天得过多少马车?

自打刚才辞别张县令几人后,陪着唐成来迎亲的张相文就一直在古古怪怪的笑。

张相文笑的实在是硌应人,唐成忍不住就在马上抬脚踢了踢他的腿,“你笑个啥?”

“我笑县令大人刚才那句话。”眼瞅着他又要卖关子,唐成抬腿就准备踢过去,至此张相文才嘿嘿坏笑着道:“那儿有新郎官中途下马的道理?”

这就是张县令刚才的原话,这没什么呀!正自寻思的唐成看到张相文挤眉弄眼儿的样子后才反应过来他影射的竟然是男女床笫之事,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唐成没开口,脚就已经踢了过去……

等迎亲队伍回到村子后,唐成才赫然发现刘里正前两天刚派人整修过的村道上已被轩车和妇人出门的葱油小车拥拥堵堵的溜边儿停满了,一群孩子在马车丛里穿来穿去的玩闹,只看这轩车的架势,不定来了多少人。

唐家老屋从屋内到外边的场院里都坐满了人,男的一色是袍衫,除此之外还有十几个着力收拾过的妇人,刘里正带着他家娘子正里里外外的忙活招待,天气分明已经过了八月十五,但刘三能的头上却跟大夏天一样沁满了汗珠子。

见迎亲队伍到了,屋子内外的宾客同时起身,这少不得又是一阵喧闹,刘里正瞅着唐成跟人寒暄的空当插花儿说了几句,话里的意思不外两点,一是今天的客人比预想中来的还多,根据身份尊卑不同分做了三处安排,除了唐家这两处之外,还有一拨身份不高不低的财东都被安排到了他家招待吃茶,请的是邻村牛兰花他爹做知客招待。

至于刘里正另一点说的就是因知州大人要巡查本县,所以县衙前两日行了公文,着地方里正近期内不得擅离属境,正是缘于如此,今个儿里正们都没来,来贺喜上礼的清一色儿都是各家里正娘子,这也是院子里坐着这么多妇人的原因。

“刘叔,劳累你了,这情分我忘不了。”看着一脸汗珠子直冒的刘三能,唐成这句话说得很真挚,要是没有刘里正这个总知客,就今天这阵势,唐张氏两口子根本就应付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