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尽人事 小战(第3/5页)

在镇子边上简单的休整了下,李孟率领的大队又是踏上了征程,一路扑空的经历,让胶州营的士兵们的情绪都比较沉重低沉,尽管蹄声如雷,却没有什么人说话,大伙都是闷声赶路。

济南府之所以富庶,就是因为济南府平地面积在山东是仅次于兖州府的,可耕种的田地面积大,在这农业时代自然是比其他的府县要强出不少。济南府和东昌府交界的地方也有几座矮山,不过没有连接成片,丝毫不影响视线和行程。

离开那镇子不过十里,正好是要转过一个矮山包的时候,从对面急忙来了一名探马,看那探马的服饰打扮,却是黄平属下的暗探,前排的士兵急忙把人带到了李孟的跟前,那名暗探穿着一身灰布的棉袄,上面全是泥土和血渍,看着很是肮脏。这都不算什么,他肩膀上却插着一根箭,箭杆还露在外面。

这名探子的脸色已经是变得青黑,天气冷是一方面,有这箭伤怕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被带到李孟跟前的时候,想要下马,身体一动,控制不住平衡,直接朝着地面栽了下去,还好被李孟的亲兵扶住。

“大人,前面有一支鞑子的骑兵,差不多有千人左右,小的在附近窥伺,不小心被他们发现,绕了圈子才甩开后面的追兵,鞑子骑兵的正是朝着这边来,怕是快到了……”

这边话音刚落,就听到前队的士兵大喊:

“前方烟尘,有敌!”

平原之地都是望山跑死马,看着烟尘腾起自然知道对方的人马行军,看到了却还有距离,但还有段时间才能到,尽管这个时间很短。

至于为什么判断是敌人,即便是没有这名探子提前报信,也会知道前面那是敌人,因为在济南府这一带,除却胶州营之外的大明官军都是溃散无踪,那里会有什么这么大的声势。

“将军,怎么办!!?”

边上的军官扯着嗓子喊道,李孟看了几眼,回头喝道:

“还能怎么办,打他娘的!”

李孟这句粗话说完,下面的官兵轰然答应,李孟所带的这支部队,虽然大部分人都会骑马,但是马上作战并不是太精通,毕竟那个需要的训练和对要天赋的要求都是比较高,李孟一声令下之后。

大部分官兵都是下马,把坐骑上把兵器拿下来准备迎敌,还是马队的规矩,下马步战的时候,十人有一人牵马稳住。

但此时情况又有不同,把坐骑集中在矮山包的避风处,派了几十个人看守,所有的人都是站在了队伍之中。

本来李孟和身边的几十名贴身亲卫还是骑着马,这也是规矩,一来是居高临下,二来是有什么问题机动也是方便。

不过看着众人都开始准备之后,李孟也是翻身下马拿着一杆长矛走入了队伍当中,王海颇为紧张的低声劝道:

“大人,这战局凶险,还是在马上压阵指挥吧!”

李孟摇摇头也没有解释什么,自顾自的拿着长矛走到了前面几排,从马上下来的士兵们都有些忙乱,路上遇敌,又是凶名昭彰的鞑子骑兵,在这里的官兵差不多都是第一次遇见,而且这一路行军,凡是有鞑子大军经过的地方,都是在说清军如何的强悍,如何的不可战胜,闻名天下的宣大总督卢象升战死,同样给众人极大的震撼。

但队伍中的士兵看着自家的主将李孟拿着长矛走到了第二排的位置,李孟身上穿着板甲,手中的长矛也是专门用朱红色的漆涂过,在枪刺处有很显眼的白色。行走在队伍之中,后排的士兵或许看不到人,但却看得见这根长矛。

自家的主将走到前列,凡是看到这些的士兵都觉得精气神足实了许多。

那些骑兵走的不慢,大家都是在平原之上,鞑子骑兵自然也是看见胶州营的马队,行军打仗,经验丰富的人可以从行军扬起的烟尘上看出对方队伍的人数多少,这千余人清军骑兵自然能看出对方的人比他们要多不少。可这些鞑子丝毫没有恐惧害怕的意思,反倒是加快了马速朝着这边赶了过来。

事实上,这些鞑子骑兵目标从东昌府到兖州府一带的人口和牲畜财物,清军大部的目标是济南,在打下济南确定下一步的动向之前。外出的几股兵力都只是为了探察清楚具体的情况。

清军的信心却是越打越强,在北直隶把大明的几万兵马打的溃散,轻松的攻下山东首府济南,所遇到的明军也只有宣大总督卢象升率领的几千兵马难啃些,可依旧是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其余的部队都是望风而逃。

在这些清军士卒眼中,所谓明军不过是一群拿着兵器的农民罢了,所以即便是看着对方人多,也是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