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迷茫 破局 自信(第3/4页)

亲兵们替袁文宏打开了门,袁文宏一走进门,却看见李孟以一种很松垮的姿势坐在那里,看见自己进门,才挺直了身体恢复了平时的军人做派,袁文宏也看见李孟的神情有些萧索。

难得见到大帅会是这般的模样,袁文宏心下诧异,他却不敢有什么疑问,只是低下了头,躬身走了进来,怀中抱着文案,肃声开口说道:

“大帅,各处的回信都已经是到了,那边也已经是过了偃师准备上岸了。”

李孟呼了口气,用手拍拍额头,理理思绪,这才是开口询问道:

“这边各处布置的久,你这边叮嘱亲兵营,保证各处的快马往来,莫要耽误了消息就成,然后今日送给河北军一封信,让张江转交给高第。”

袁文宏点头答应,连忙取出了纸笔走到边上的书案铺开,李孟稍微沉吟,就是开口说道:

“高第,我不想多杀汉人,你或者是领一参将衔去草原打满鞑,或者是去死,见信回复,不回复就去死!”

袁文宏面无表情的把信笺记录完,送到李孟手中看完确认,取来李孟的铜印盖上,然后当面火漆封装,李孟拿出腰间的匕首倒转,印在火漆上,袁文宏接过然后装在了木匣中,这是急信的手续,等下直接就是亲兵营某人过来领信然后骑马去往北方。

尽管大战将近,可李孟这居中调度的却已经是安排好了很多的事,目前开始运转,他关注的反倒不宜太多,袁文宏简单确定了几件事,就准备告辞离开,从进来的时候看大帅的心情很沉重,还是不多叨扰的好。

“袁先生,你可知外人如何评价咱们山东?”

袁文宏一愣,倒是隐约猜出几分李孟的想法,稍微斟酌下,开口说道:

“山东兵马应时而起,乃是英雄出世,救黎民于水火之中,自然是万民敬仰,众望所归。”

让一名山东名士能说出这种不太通的词语倒也不容易,李孟却也是自知,眼下各方势力彼此厮杀,遭殃的都是百姓,保不准这顺军控制下的百姓如何的仇恨明军,胶州营也是过来与顺军为敌的,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李孟也从清查司在各处打听来的消息中知道,就连屯田田庄之中,也经常是有人口出怨言,认为是屯田户如同牛马。

话说到这里,李孟又是沉默了下来,一边的袁文宏低头噤声,只感觉到浑身发凉,也不知道今天的大帅到底是个什么状态,可他知道,要是一时应对不慎,对自己就是杀身之祸。抬头偷瞄,看见坐在那里的李孟依旧是低头沉思的状态,袁文宏也有些急了,大战将近,一军的主帅却在这里胡思乱想。

现在的李孟所代表的不光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的山东文武集团,他要领导这个集团不断的向前突进,夺取整个天下,如果作为整个集团首领的他迷茫了,那么大家要怎么做,很有可能都是个粉身碎骨,杀身灭族的下场。

“大帅,这等伤怀悲秋的风雅事还是等到天下安定之后再琢磨不迟,眼下虽然是大功将成,可毕竟未成,大帅却这般模样,莫要忘了手下的千军万马和亿兆黎民。”

一向是恭恭敬敬的袁文宏突然间上前一步,声若洪钟的喝出来,李孟倒是一愣,抬头看着站在面前的袁文宏,这名一直是文质彬彬的主簿此时满脸涨得通红,瞪着自己,李孟的迷茫却是散了,那袁文宏又是急切的喝道:

“为人主者,当胸怀天下,不以一草一木存亡为念,下官斗胆揣测,大帅可是对这尸山血海厌倦了,可是觉得刀下死人太多,大帅,咱们山东兵马杀人无数,可因为咱们的杀人才有更多人活。”

袁文宏所说的,却正是李孟所想的,尽管渐渐的融入到这个时代之中,但李孟前世不管是作为军人还是作为金融押运员的时候,都没有杀过人,甚至没有伤过人,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直接和间接死在他手上的人已经可以用十万来计算。

平日里专注于建设、练兵、大局布置,合纵连横各项事务,心无旁骛,也就不想这些,可如今天下间势力分分合合,大概就是确定了几方,李孟这边又是做好了各方面的应对,局势已经是简单了起来。

这局势简单,免不了就要多想事情,没想到死在自己手上的人,鞑虏倒还是好说,可想想几次十万人以上的大战都是在关内进行,死伤的都是汉家子弟,李孟常想自己有天下之念的时候,就是为了让这天下太平,华夏的黎民百姓不用受着明清鼎革之苦,不用在接下来经受那几百年的黑暗时代。

可死人实在是太多了,自己在战场上杀掉的那些人,可能是田里的农夫,可能是小商贩,甚至可能是文人士子,他们都是这华夏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