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迷茫 破局 自信(第4/4页)

方才袁文宏的直谏叱咤,真是解开了李孟的心结,山东兵马杀人无数,可正是因为这杀人无数,才活人无数。

杀更多的人,却因为这杀人而救活了更多的人,李孟依稀记得现代时候看报纸留下的某个印象,说的就是明末清初的时候,山东数次大饥荒,满清入关劫掠五次,为害最烈的两次都是在山东,农民起义,官军和义军厮杀,尸体被周围的饥民吃光,这就是活生生的人间地狱。

到了满清统治山东的时候,山东的人口仅仅是崇祯初年的五分之一。

但这个灾难,在李孟成为分守四府的参将后就被终止了,屯田田庄收拢了大批的无地饥饿流民,胶州营的武力保护了山东不受流民和鞑虏的侵袭。

目前山东的人口已经比崇祯初年的时候增加将近五成,这还不包括从外地招揽和迁徙过来的流民。

李孟仅仅能想到这些,实际上他所做到的比他想到的要多了太多,鞑虏入关,第四次和第五次都给山东造成了近百万的人口损失,有临清的屠城还有种种残酷的杀戮,都因为他的出现而没有发生。

本来河南是全境皆乱,可李孟却保全了黄河以北还有开封半府以及归德的平安,如果没有他,在第三次围开封的时候,就会有人掘开黄河,水淹开封,这个惨剧,目前是流民所为还是对岸的侯恂部所为,至今没有说清,但结果惨重异常,除却周王府和巡抚、知府等几百人跑上城头幸免之外,全城几十万百姓都是被水淹死。

在南边,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在南直隶的所为,如果没有他,侵害的范围还要进一步的扩大。

更不要说因为李孟的存在,山东周围的北直隶、南直隶、河南都保持着的一定程度的平静,凡是山东直接统治的地域,都是有秩序,向上的环境,百姓生活在其中,富足可能未必,却能活下去,这直接间接的又是拯救了多少人,可就说不清了。

“大帅,下官妄言一句,从大帅在薛家岛聚众起事,直至今天有这样的局面,这一步步行来,天下人无不瞠目结舌,从一军户孤子十余年骤成天下之望,这是天命,大帅,天命所在,当顺天而行啊!”

李孟长吸了一口气,那些犹豫和迷茫的情绪已经是消失不见,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自信的笑容:

“天命,若是有天命,李孟就不会来到这个时代来,我既然来了,就要改变这一切,我即是天。”

袁文宏没有再说话,只是躬身深深一揖,低头退了下去,这一天的对谈,袁文宏谁都没有告诉,在权贵们都习惯写什么笔记轶闻的时候,也没有人看见这一天的谈话,直到两百年后,在袁文宏故宅的祠堂中发现了用铁匣装着的一些秘闻,不过官方一直没有承认过其真实性。

天上下着小雨,在洛阳城和汝州之间的官道上有大队的骑兵在向南行动,速度不快,这显然是正在节省马力,为了长途行军。

“汤大人,咱们距离汝州还有二十里路程了!!”

一名前面回来的哨探大声的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