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十九章 何燧的决心(第4/4页)

另外的主力部队都调整了编制,进行了轻装。随时准备等着何燧一声令下,就朝库伦进发。总计出征的部队有两个步兵团四个不完整的营(一个营留守绥远、一个营留守赛尔乌苏),骑兵团两个骑兵营(欠教导骑兵三营一个连),安蒙军司令部直属特务连,搜索连,直属山炮营(九门法造施奈德山炮),直属迫击炮营(欠第一连,总计八门一二式迫击炮)。战斗兵员五千余人,随同出征的民夫二千余人。

这是民国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远征。

何燧慢慢的走在赛尔乌苏的星空下,只有张之江跟在他的身后。对于即将到来的最后远征,两人心情都有些激动。草原的夜风吹过来,虽然冰凉,却使人精神一振。

何燧突然问道:“之姜,那天碰到那个乌兰察布盟的贝勒,也算是好尊贵的爵位了……怎么见到我就跪下?”

张之江笑道:“灼然,你是以前没来过蒙古。以前前清的时候,我不过是个戴白顶子的小武官。在内外蒙古行走。那些戴红顶子的郡王贝勒贝子,谁见面不是跪着上手本?早习惯啦。”

何燧有些默然:“我一直以为蒙古人很有骨气,这些王爷是多么尊贵呢……原来夜不过如此。”

张之江淡淡道:“这都是满清羁縻政策的作用!他们大封王爷贝勒,爵位自然也就不值钱了。东西蒙古分得很细,自然就团结不到一处了。而又在蒙古推崇喇嘛的地位,当了喇嘛可以不用纳税,不能娶妻却能随便玩女人。蒙古喇嘛之多,在清末已经占了人口的很大的一个部分。生育力锐减而性病流行……这么一个曾经强悍的民族在清末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了,现在还有国外势力参加进来,煽动他们对抗自己的祖国……在现在,这也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啊。”

何燧一笑:“之姜大哥,没想到你对边事这么有研究。”张之江有些默然,最后才淡淡道:“我也曾经下过决心,把毕生奉献给国家的戍边事业,多花些心思,也是应该的。”

何燧在这个夜空下,想到即将到来的远征,和这片土地上几千年征战杀伐的历史,突然也对着夜空大声喊道:“我,何燧!愿也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国家的戍边事业,如违此誓,天实鉴之!”

声音在草原远远的传了出去,何燧的眼睛已经带着泪花了。在这一刻,他真的恨不得愿意和自己麾下的健儿们永远在这里为国家的土地战斗下去。

可是将来事态的发展,却是他们无法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