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楚韵集齐三套院子!……(第2/4页)

楚韵原来没想过大学毕业之后当老师的,她准备做投资,搞生意,这些来钱快。但是她爸妈对她没当老师的遗憾,让她有了其他想法。

“能留校任教当然好,留校任教后,我可以再考研究生、博士生都行,选个容易研究的方向,拿个文凭就行。”

楚韵笑着道:“老师可别嫌我没有上进心,说实话,我志不在此。但是吧,前头这几年什么都必须试探着来,想做点什么也不方便,还不如在学校里呆着。说功利点,我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王建业工作也那么忙,当老师假期多,我也能照顾家里。”

师娘帮腔:“你想往上读已经很有上进心了,而且你说得也对,家里确实需要你照顾。老纪,你说是不是?”

纪明无奈地看了一眼老妻:“我又不会骂她,你护着干什么?”

楚韵勾唇:“我知道老师和师娘肯定都是为我们好。你们放心,我会和王建业商量着来。”

纪明也看出来了,楚韵是个极有主意的人,无论是之前叫王建业买古董,还是通过罗红日买房子买地,就能说明她不是一个缺乏远见的人。

而且,从她的行事,以及今天说的话中能看出,她判断,国家以后肯定是欣欣向荣的。

纪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也希望如此。

毕竟,个人的命运,永远都是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王建业他们收拾好厨房出来,罗红日一屁股坐在楚韵的对面:“弟妹,听王建业说,卤肉和腊肉香肠都是你自己做的,明天可要给我准备点。”

楚韵十分大气:“放心,给你备着的,明天去我们家里拿。”

罗红日得寸进尺:“还有卤鸡、卤鸭,最好再来一个卤猪蹄儿,我们家老爷子可好这一口了。”

纪明神色愉悦:“你们家老爷子当年过草地的时候,连骨头都没有多的啃,那时候饿狠了,现在可不是馋肉嘛。”

说起以前的事情,大家一阵唏嘘。

待到下午三点多,时间也不早了,王建业和楚韵准备带着孩子回家了。

师娘让他们等一等。

“这是给楚韵准备的,听建业说你喜欢这个。”

楚韵接过打磨得光滑油亮的檀木盒子,一打开,里面是一套翡翠首饰,从头饰、耳坠到手镯、戒指,什么都有。

楚韵听王建业说过,师娘家庭出身好,嫁妆特别丰厚。他们那时候去东北之前,嫁妆都被老师藏了起来。

师娘说:“你可别推辞,我的东西,最后都是留给你们的。如果郭旭和罗红日没有媳妇儿,我留下的东西都给你。”

郭旭和罗红日齐齐望天,假装自己耳朵聋了。

师娘哼一声,不搭理他们。

楚韵关上首饰盒,把东西给王建业拿着:“谢谢师娘,那我就收下了。”

师娘高兴得很:“哎,就要这样。”

给两个孩子的见面礼,是两块平安牌。郭旭和罗红日也掏出两个大红包,里面装了厚厚的一叠钱,楚韵的手感估计,至少有一千。

回去的路上,王建业跟楚韵说,这两块玉佩是老师亲手雕的,上面还落了王沐和王林的名字。

“是吗?”

回到家后,楚韵对着光仔细看,真的在玉牌上看到一个浮雕的沐字和林字。

楚韵找了两根结实的线,把两块玉牌串上,挂在两个儿子脖子上。

楚韵:“这个玉牌不要取下来,一直带着。”

王沐低头看着玉牌:“知道了。”

第二天正月初二,走亲访友还在继续,楚韵早早准备好丰盛的火锅,等着罗红日和郭旭过来。

吃完高配版火锅,罗红日心满意足,下午提着一大袋香肠、腊肉、卤肉、卤鸡、卤鸭以及炸货回家。

罗红日妈妈惊呼:“你这是上谁家打劫去了?”

“我三师弟家!”

第二天正月初三,一些单位开始上班了,罗红日溜达到同仁巷,说带他们去逛街。

罗红日跟楚韵说,要买老家具价格肯定便宜不了,几大百、小几千,说花就花出去了。

如果去木头厂买原木,那个按照立方算钱,价格便宜好多,几十块钱一立方,都是非常好的楠木了。

不过,木头厂那里,要票,不要票就不是这个价格了。而且一般这样贵重的木材,木头厂那里都是有数的,黄花梨这样贵重的更是几乎没有,有也很难落到他们手里。

北京,不缺聪明人。

楚韵早有心理准备,钱带够了的:“老家具成套的我要,原木我也要买。”

她倒是什么都想要,可惜啊,预留出买唐老太太房子的钱,她手里的钱也不够买多少,算计来算计去,听罗红日的建议,买了三套老家具,至于兜里剩下的那几千块钱,罗红日带他们去几个木材厂,都买了木头。

楠木都送到家里之后,楚韵靠着王建业撒娇:“我兜里没钱了,你要好好赚钱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