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几番出人意料的事态(二)(第3/4页)

至于兵部侍郎长孙靖,更是用一副愤怒填膺的目色狠狠地瞪着谢安。

心中苦笑一声,谢安暗自打量着太和殿内的众人,他发现,今日出现在朝中的大臣,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多,别的尚且不提,单单太子李炜一系的朝臣,几乎可以说全员出动。

谁能想到,当初趾高气扬的太子一系朝臣,如今竟是这般战战兢兢,如临大敌,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便是那位从江南返回的大人物,八皇子,李贤!

谢安注意到了,那位被称为[八贤王]的李贤,此刻正站在殿内左侧,在丞相胤公的上首,首当其冲,与右侧首位的太子李炜对视不语。

而让谢安感到惊讶的是,太子李贤的下首非但有着他同胞兄弟,五皇子李承,竟然还有三皇子李慎、六皇子李孝、七皇子李彦。

不难猜想,就如太子李炜拉拢他谢安一样,这位感受到了威胁的太子殿下,定然是暗中与三皇子李慎取得了默契,准备联手对付八皇子李贤。

这可真是……

果然,朝中之事向来无法用常理判断,昨日的盟友,今日会成为敌人,而昨日的敌人,也不见得就不会变成今日的盟友……

就在谢安暗自叹息世态炎凉之时,宫中大太监王英尖声唱喝道,“陛下驾到,百官恭迎!”

见此,朝中众人一同跪地叩首,恭迎大周天子李暨,唯独丞相胤公、谢安的老太爷梁丘公这位老人,拱手迎接。

这时,大周天子李暨从殿外走入,坐到龙庭之上,目视着阶下的众百官,抬手说道,“众爱卿平身!”

“多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一番谢恩之后,殿内众百官这才起身。

望了一眼谢安,又望了一眼梁丘公,天子李暨眼中露出几分笑意,戏谑说道,“哟,我大周的猛虎,今日怎么有兴致来上早朝啊?——不会是为你家那个小子求情来了吧?”

在谢安惴惴不安的目光注视下,梁丘公抱了抱拳,说道,“正是!——此子年幼,身居高位却不思为陛下分忧,昨夜渎职,致使冀京大乱,这番滔天之罪,老臣不得不亲自出面!”

“……”见梁丘公说得这般直白,天子愣了愣,在思忖一番后,沉声说道,“卫尉寺卿荀正,大狱寺少卿谢安,东军上将梁丘舞……三人何在?”

话音刚落,荀正、谢安、梁丘舞三人一同出列,跪于金殿中央。

望了一眼面色如常的梁丘公,天子李暨长长吐了口气,皱眉斥道,“朕将上元节治安之事,交予你等三部,不曾想,昨日竟出那般大事!——尤其是你,大狱寺少卿谢安,当值期间,与红颜私会,犯下渎职之罪,你可知道,昨夜我大周损失了十余位朝中大贤?!”

“微臣……知罪!”尽管知道此番必无性命之忧,但谢安依然被天子李暨这一番吓地缩了缩脑袋。

见此,天子李暨目视了一眼朝臣,沉声说道,“众爱卿对此有什么要说的?”

话音刚落,御史台督查院左都御使孟让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谢大人身为大狱寺少卿,理当奉公守法,不想,竟罔顾圣恩,擅离职守,罪加一等!——依臣之见,当削去官职,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永不录用?

嘶,好狠啊!

谢安惊愕地望了一眼八皇子李贤,而此时,李贤亦冷冷地望着他。

而就在这时,吏部尚书徐植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孟大人所言,实有言过其实之嫌!——谢大人年轻有为,尚不及弱冠,便居大狱寺少卿职位,足以愧煞天下碌碌之辈,昨夜上元节,本就是喜庆之日,谢大人不过一十又八,心性喜乐,也无可厚非,谁能想到,昨夜竟会出那般大事?——依臣看来,不若叫谢大人将功赎罪,侦查此案,追查凶手,为那十余位丧生的朝中大臣讨回公道!——陛下也知,谢少卿精于断案,想来定能找出凶手!”

长孙靖闻言大怒,出列骂道,“心性喜乐?心性喜乐便能勾引良家女子?”

“长孙侍郎此言有误,”吏部侍郎常恭出列笑道,“据下官所知,谢少卿与令千金可谓是两情相悦,又何来[勾引]之说?”

“放屁!”长孙靖勃然大怒。

殿内百官窃窃私语,他们还记得,就在数月之前,太子李炜一系卯足了劲要对付谢安,当时,御史台的孟让与长孙家多番相助于谢安,而今日,仿佛整个掉转过来,御史台与兵部侍郎长孙靖摆明了要对谢安不利,而匪夷所思的是,太子李炜一系的朝臣却主动替谢安辩护。

望了一眼从头至尾不发一句的丞相胤公以及礼部尚书阮少舟,天子李暨轻笑说道,“宣文,阮爱卿,为此你二人有何意见?”

胤公闻言睁开双目,拱拱手微笑说道,“陛下乃有道明君,哪轮得到老臣嚼舌根?——皆凭陛下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