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几番出人意料的事态(二)(第4/4页)

这老家伙!

天子李暨心中笑骂一句,询问阮少舟道,“阮爱卿呢?”

望了一眼谢安,又望了一眼怒气冲冲的长孙靖,阮少舟眼中闪过一丝为难之色,勉强露出几分笑容,拱手说道,“臣以为,丞相大人所言极是!”

丞相大人所言极是?

嘿!真不愧是师徒二人!

见阮少舟故意曲解自己的问话,顾左言他,天子李暨又好气又好笑,在目视了一眼梁丘公与胤公二人后,忽然说道,“谢少卿一事,暂且押后!——昨夜有刺客暗杀我大周重臣一事,本该由刑部追查,奈何昨夜刑部尚书王恬、刑部侍郎洪德两位爱卿遇害……”

话音刚落,八皇子李贤站了出来,拱手说道,“父皇,儿臣推荐一人,此人姓季名竑,文武兼备,足可担任刑部尚书一职,追查凶手,为父皇分忧……”

还没等他说完,太子李炜亦站了出来,淡淡说道,“八皇弟此言差矣,一个不明身份、不知底细的人,如何能担任朝中要职?”说着,他朝着天子李暨拱了拱手,正色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大狱寺少卿谢安谢大人精于讼案,昨日虽有小小疏忽,然念在他对我大周忠心耿耿,可令其暂居刑部尚书一职,追查凶手!”

“皇兄此言差矣,”李贤淡淡说道,“谢少卿昨夜擅离职守,目无王法,理当逐出朝廷,何以竟还能升官?——这岂不是贻笑大方?”

太子李炜冷笑一声,反唇讥笑道,“本太子以为,八皇弟此番乃是假公济私……啊,本太子知道了,因为谢少卿横刀夺爱,抢走了八皇弟心中思慕之人,对么?”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要知道,这些位朝中大臣多多少少已知道了谢安与长孙湘雨的事,却不曾想到,太子李炜丝毫不给八皇子李贤面子,当面将此事戳破。

果然,听闻此言,八皇子李贤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在淡笑着摇了摇头后,淡淡说道,“小王倒是觉得,皇兄此番才是徇私!——说来也奇怪了,据小王所知,皇兄与谢大人素来不和,何以小王一回到冀京,皇兄便对谢大人多番维护?——其中缘由,令人匪夷所思啊!”

“……”太子李炜皱了皱眉,不悦说道,“本太子与谢少卿之间不和,乃是私事,岂会因此非公?——谢少卿精于讼案,兼之担任大狱寺少卿期间,兢兢业业,倘若因为昨夜一时疏忽,贬为庶民,永不录用,岂不知叫天下人耻笑?——再者……”

“再者?”

冷笑一声,太子李炜抬手一指李贤,冷声说道,“再者,本太子怀疑是皇弟昨夜派人杀害了那十余位大臣!——老八,你急着要将刑部收归麾下,莫非是怕事迹败露?!”

李贤微微皱了皱眉,淡淡说道,“皇兄言下之意,莫非是在怀疑,昨夜行刺,乃是小王指使?”

“难道不是么?”走前一步,太子李炜气势汹汹地说道,“金殿之内皆是我大周贤良,谁不知道其中之事?——何以昨夜遇害的,除刑部尚书、刑部侍郎两位大人外,皆是本太子与老三的人?老八,你解释一下!”

殿内众大臣鸦雀无声,说实话,就连谢安都在怀疑。

昨夜八皇子李贤遇刺一事,谁都知道是太子李炜暗中派人做的,可问题是,之后行刺那十余位大臣的事,又是何人指使。

按理来说,太子李炜不可能派人行刺自己的人才对,更别说像御史台右都御使于贺这等重要的人物。

难道,真是这位传言中善名累累的八贤王,李贤?

包括谢安在内,殿内百官向李贤投去了怀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