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炎黄大祭,元旦大朝(第2/4页)

这就是穿越者给历史增加的吊诡之处了。

李绵也笑道:“还有一个消息。黄华攻占赣州后,自称吴王,大封百官。他还亲自率兵北上,准备攻打洪都(南昌)。陈让,如今被封了丞相。”

吴王?李洛一愣。难道黄华还想打江浙?

还有,陈让竟然被封了丞相,那有没有可能背叛特察局?

陈让,就是早就被派到黄华身边卧底的特务,潜伏有两年了。李洛之前镇压黄华叛乱时,陈让就起了很大作用。黄华撤退到仙霞山脉,也是李洛授意陈让给黄华出的主意。

崔秀宁知道李洛心中所想,她微微摇头,意思是陈让不会叛变。

一个草头王封的丞相,就能让一个优秀特务反水?绝无可能。

合格的间谍,是很难主动背叛的。这就是所谓的卧底心理了。

理论分析,间谍在卧底时,是有心理快感的。是一种独特的使命感,优越感,神秘感,以及强烈的成就感,这个过程,是一种其他人难以体验的享受。

所以,主动叛变的间谍其实很少。间谍叛变,绝大多数都是身份暴露后变节。就是后世著名的叛徒顾某某,也是在被捕后才叛变,而被捕前不久,还在行使职责。

只要没有暴露,绝大多数就会一直潜伏下去,不断享受那种具有强烈心理刺激的快感。

崔秀宁当然不会多此一举的给李洛解释,他也不会感兴趣。

接着,崔秀宁根据新情报,及时对李绵做了一些安排。

用完了除夕家宴,外面就传来鞭炮声,唐公府内外,整个洛宁城,到处升起烟花,照亮漆黑的夜空,犹如繁星点点,煞是壮观炫目。当真是:千门万户迎华年,火树银花不夜天。

李洛携着崔秀宁,站在唐公府内的高台上,望着万家灯火下人头攒动的洛宁城,两人都是感慨万千,满心喜悦。

这是他们创造的城市。

同心协力奋斗了这几年,终于看到了一座自己的城池。

“洛,这是不是我们在海东过的最后一个年?”崔秀宁拉起李洛的手,“以前舍不得江华,现在又舍不得海东。”

海东的冬季,还是有些冷的。李洛将女人有些冰凉的手捂在手里,“江华不是家,海东也不是,中原才是啊。我知道,你是对海东的感情太深了。”

说起对海东的感情,崔秀宁要远超李洛。

因为李洛在海东的日子,加起来也没几个月。而崔秀宁在海东的时间比他长多了。

“明年,真能在南京过年吗?”崔秀宁的目光有点迷离。

李洛沉默了一会儿,看着烟花映照下的夜空,缓缓说道:“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说不定,我们还是在海东过,也有可能,连海东都没法过。”

历史已经改变了很多。李洛对历史的利用,已经很难持续了。

他不认为自己比忽必烈聪明,甚至不认为自己比很多元廷大臣聪明。

他能依仗的,不过是十几万精兵,是特察局情报机构,是躲在阴暗处的出其不意,是一些领先时代的火器。

除此之外……没有了。

要说对汉人的感召力,他这个李唐,还能比得上灭亡不久的赵宋?而汉人此时的民族意识,更是不能和后世相比。

无论是之前的赵昌,还是现在的赵良钤,都是正儿八经的赵宋宗室,可是他们起兵复宋,真正拥护的人,却仍然不多。

从元廷拥有七八十万汉军,从大量汉官出仕蒙元,从很多汉人主动胡化,从地主豪绅拥护元廷就能看出,指望靠汉人的拥护打败蒙元,无疑是个天真的念头。

除了武力和情报,其他的靠不住。

也就是说,他李洛失败的可能,仍然很大。

崔秀宁听到李洛的话,反倒安慰起他来,“不要强求,我们还是有退路的。万一败了,就退守海东。海东守不住,就跑北美。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也就够了。”

李洛的目光坚定起来,“放心吧,我一直在赢,就没输过。这一次,同样会赢!我还要给你挣个皇后,给儿子挣个太子呢!”

崔秀宁忽然笑起来,笑的还有点古怪。

“警察,你笑的……有故事啊。”李洛知道她一定是想到了什么。

崔秀宁梨涡浅现,“你知道我第一次追捕你时,为何不开枪吗?”

就这事?

李洛想了想:“因为我帅?还是因为……你怕写报告?”

崔秀宁道:“因为当时你逃跑时,慌不择路的情况下,还让了一个老人。我立刻就判断出,此人不是真正的坏人。所以一时心软,没有开枪。我后来想,要是当时开枪了,现在你肯定在坐牢,我可能也嫁人了。”

她这一提,李洛顿时想起来了。当时他跑的很急,但为了避开一个老太太,他只能减速绕过去,还差点摔了一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