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9章 李宽举起了科学的大旗(第3/3页)

借着这个机会,李宽干脆直接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大家都知道,我们书院有一本杂志,名字就叫做《科学》。很多人可能都好奇本王为什么要起这么一个名字,跟人家国子监的《雅风》比起来,似乎一点诗意都没有。楚王殿下你不会是江郎才尽了吧?”

“其实,在本王看来,格物书院也好,农学院也好,亦或是医学院等其他学院,你们研究的东西,你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的探索过程。本王把观狮山书院教授的跟其他书院不一样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儒学重要不重要?”

许敬宗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一声响。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儒学目前的影响是巨大的。

李宽真要是把儒学扔到地上,还要再用脚踩一踩,那个反弹可就太大了。

这不是许敬宗希望看到的情况啊。

“儒学当然是重要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本王从来没有否定儒学的重要性。但是,单靠儒学,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不?能让农夫的粮食产量变高不?能让作坊的生产效率变高不?能让病人的疾病变好不?答案是显然易见的。”

“科学技术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不管是大笨钟也好,还是今后出现的新东西,都将给大唐带来长远的影响。我们观狮山书院应该理直气壮的研究科学技术,要对我们书院的制度有自信,要对我们研究的项目有自信,更要对自己的前途有自信。”

李宽零零总总,也花了将近半个时辰,才结束了这次不一样的讲座。

许多年后,观狮山书院的后人们拿出这一次讲座的纪要来看,会发现许多东西都冥冥之中,似乎在这场讲座之中能够找到答案。

这赋予了这次讲座更多的历史意义。

甚至后世的历史考试卷上,都是把这一次的讲座时间和内容作为了必考项目。

而作为讲座最大的受益者朗清,自然是一战成名,成为了观狮山书院在贞观十四年最有名的人物。

这让钟表研究所一成立就吸引了数十名各个学院的学员加入,一举成为仅次于机械作坊的研究机构。

当然,朗清倒也没有因为现在的成绩就骄傲自满。

相反的,因为李宽跟他提出了许多大笨钟的改善意见,他的日子反倒是变得更加忙碌了。

哪怕是临近过年,各个学院已经开始放假了,他都还在书院里忙碌着。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大家看不见的付出啊。